
千古流芳舜柯山
无锡是国内著名的山水城市,境内西南部山峦叠翠,山势主要分为东西两股,东面自惠山向东南延伸到军嶂山,西面自舜柯山向西南迤逦至马迹山,如一对
“世家桥”续写精彩重生故事
新吴区硕放镇溇金村蜿蜒的新泾河上,一座明代单孔石拱桥静卧了近五百年。2024年10月,这座名为“杨墓世家桥”的古桥,在部分坍塌损毁多年后启动修
梁祝传说:宜随彩蝶舞蹁跹
今年,无锡通过春晚与元宵晚会的“文化双响炮”,既展现了江南美学的当代生命力,更以“非遗活化+情感经济”模式重构城市IP。然而,作为与无锡紧
江阴河豚记
河豚,古名叫“赤鲑”,《山海经·北山经》中早有记载:“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
绿萝庵里看梅花
“绿萝庵里看梅花”,是旧时无锡人因困难而避债的委婉说法,在无锡民间广泛流传。绿萝庵位于无锡东门吊桥湾46号,建于明代,隔护城河与当时的东门
宜兴丁山记忆
丁山老街不大,与蠡河并行,东西向,长不过一二里,但精致考究。石头铺的路,中线是麻石青石条,历史老不老,看看条石中深陷的槽印就知道,那是独
沈瑞洲故居“破茧重生”
“穿越”百年历史,在近千平方米古色古香的故居建筑里,可感知“桐油大王”的昔日风采——日前,滨湖区检察院历史文化名城安全守护团队成员王郁对
顾宪成纪念馆焕新开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所撰的这副名联吟诵了400多年。在他的读书地、故居旧居所在地锡山区锡北镇泾声书场
廉泉与赵孟頫《万柳堂图》
无锡人廉泉(1868—1931)雅好收藏古代书画,过眼和经手的名家书画不计其数,而他对赵孟頫《万柳堂图》的追踪,自是非同寻常。因为万柳堂是廉泉先
华荫棠的三个朋友
我与华荫棠先生(1906—2008)同宗,始祖华亮臣于1836年13岁时为避水灾,只身一人从丹徒县来到宜兴丁山,然后开枝散叶。华荫棠先生与我爷爷是堂兄
“一息尚存,就要把丝吐完”——我认识的
“北有清华国学院,南有无锡国专”。前不久,央视播出六集纪录片《风雨国学魂——寻找无锡国专》,回顾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创办历程。这部纪录片让很
铁平先生的篆刻之道
铁平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行家认为,如果以成就大小排序的话,应该是:书法、绘画、篆刻、书画篆刻理论、考辨、楹联和旧体诗词的创作。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