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人物春秋 > 正文

铁平先生的篆刻之道

2025

01/03

09:01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铁平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行家认为,如果以成就大小排序的话,应该是:书法、绘画、篆刻、书画篆刻理论、考辨、楹联和旧体诗词的创作。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可以探讨。但是,铁平先生的篆刻,排在名家之列是毋庸置疑的。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封底印即邀他篆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神州”用了十年之久的篆印,也出自他手;海内外很多报刊发表过他的篆刻作品,不少书画名家都曾请他治印。他亦有专著《朱白韵律》、古文字临摹专集《叩响金石》问世。然而,大概是他的书名过盛,或多或少地掩盖了他在篆刻方面的艺术成就。对铁平先生的篆刻成就作一个简要的回顾,让更多人了解他的篆刻、喜欢他的篆刻,是需要的、应该的。

  或许是偶然,但偶然之中却有必然,他在少年时期偶尔看到《雨花》杂志上发表的篆刻作品,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当时,他已经将隶书写得风生水起了,于是就先用隶书入印。一上手,他就感到局限很大。他是个聪明人,明白篆刻必须是篆书,但是手头没有范本可以学。怎么办?上世纪60年代,崇安寺里开着几家旧书店,他就常去那里转悠。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件石印本,便买了回去,依样画葫芦地摸索起来。他根本不懂秦文字和先秦文字,但是,从那以后,他就一直留意这方面的资料,陆续找到了《峄山刻石》《石鼓文》《毛公鼎》《散氏盘》等印本。他从临写入手,瞎子摸象般逮到什么就学什么。不写时就认认真真地看,片纸只字也不放过,几年下来学习并积累了许多资料。几家旧书店的掌柜知道他喜欢这些玩意,都会帮他留意,并且知道他囊中羞涩,有些残本断片便不收他的钱。见他如此痴迷,曾有好心的糜先生提醒他要适可而止,不要走火入魔。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铁平先生没有老师。其实,从更深层次来分析,以他的才气和个性,也找不到理想中的老师。他不是那种闻鸡起舞、借萤读书的苦主,却是“一刻莫贻岁月,十分珍重年华”、不走常规路子的精灵,任外面天翻地覆,他只偏于一隅,无惧生活窘迫,力追商周秦汉,将宝贵时光都花在临写上。将石鼓文、青铜器文字写得有点像样了,他便挟一卷临作去拜望大师级人物费新我,费老见后颇为惊奇地讲:现在的写字人连篆书都不知道为何物,小友你却实在了得,有老先生的功夫了!大师的勉励,令他信心倍增。

  有了一定基础后,他尝试着刻铁线篆、圆朱文的印章,也刻白文古玺。由于当时找不到相关资料,全靠自己摸索,凭爱好去创作。他在写字绘画之余,游刃耕耘于方寸大小的石头上。他到处去找滑石、阳干石等石料来练习,不管其质地,潜心其中,乐此不疲。尽管刻得很稚拙,但这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让他没有了束缚,领略了古文字的美妙和风韵,悟出了“参今酌古,舍短取长,以古为镜,终成自我”的道理。他同时还学习郭沫若、刘鹗、罗振玉等研究古籀文字的著作,在而立之年奠定了书法、绘画、篆刻、理论及文字学的基石。

  天才出自勤奋,大匠脱胎于平凡。铁平先生逐渐成为博学、深思、多才的人,他在磨炼、探索的逆境中走了一条别人认为走不通,或者不以为然的路。这就是铁平先生的过人之处,它再次证明:成功是不可复制的,它只能属于“这一个”!

  铁平先生是一位艺术路上的跋涉者。退休之时,他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没有停下继续前进和探索的脚步。到了古稀之年,他和潘振中老师一起编撰《先秦文字与书法》一书时,又将以往所学系统地写了一遍。在这个“回炉”和“反刍”的过程中,他始终秉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和态度,一遍遍地书写直至自己满意。通过这种再认识、再提高、再升华,他悟到,自己其实所学的就是先秦文字。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写了一本《叩响金石》,作为他学习古代书法的总结。

  近年来,“创新”成为书画界一个最为热门、最为时尚,又最令人抓狂的词。铁平先生认为,从本质上讲,这是文化焦虑带来的时代病。他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科学技术必须力求创新,书画篆刻艺术则不能动辄谈创新。书画篆刻艺术必须继承传统、学习传统。历朝历代的大师级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面貌、独到之处,这与他们积淀了丰富的传统精粹是分不开的。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都是有所创造的巨匠,他们的艺术作品既有时代的新意,更有传统的底蕴。那些奢言创新却没有成功者,其共同点就是基本功差又急于出名,结果只能在岁月的磨砺中趋于湮没。

  铁平先生是在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发挥的。这里仅举二例,一例为朱文“天然一幅辋川图”,该印首先以文字胜。就通常而言,一枚印章的印文,其风格应当是统一的,该印却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每一个字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方寸之中,却又相安无事。这方印充分体现了篆刻在艺术上的特殊性,即必先篆而后刻。篆刻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首先要设计和布白,成竹在胸后再动刀,如此才会合辙合韵,符合规律和法度。另一例为白文“团结才有力量”,布白上明显受金文影响,结字由小篆化出,略带一丝缪篆的影响。关键在于用刀,比较多地模拟了石鼓文与汉碑,如果用墨拓出来,效果上更显沧桑感。

  作为一个华夏子民,铁平先生认为应该具备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一个艺术家在和平时期应该用手中的笔墨来抒写爱国情怀。他镌刻了多方“爱国”“中国梦”“爱中国”“华夏情”作品,其中有一方十多厘米见方的“祖国万岁”,苍茫古朴、雄俊伟茂,治印过程中他反复揣摩金文拓片,寻觅先祖浩然气息,以求刀手从心,竭忠尽智。这方印是其生平之中难得的精品,如今已和他的那份爱国热忱一起被博物院永久收藏。

  行文至此,可以用《叩响金石》中的一段话,来概括铁平先生在篆刻上的特点和成绩:“刘铁平篆刻取法三代吉金文字,不入流派而独辟蹊径,灵动与苍茫共存,传统与创造相辉。”让我们沿着这个指向,去走近铁平先生,去领略他在篆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大气浑厚、卓尔不群的美。(张颂炫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