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百姓心向党】潘艺心:无锡女婿为美丽城市当智囊

2021

05/25

09:5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百”姓起源( 63 )

  潘

  潘(pān)氏出于姬姓。西周初年,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被封在毕(今陕西省咸阳北),建立毕国。毕公高又让自己的儿子季孙采食于潘,因氏焉。

  个人档案

  潘艺心 34岁 留日博士,现任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员,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副秘书长

  我想对党说

  百年星霜莫敢忘,留学报国正当时;归来为党建功业,奉献青春在江南!

  “我是比无锡人还了解无锡的外地人”,见到潘艺心时,才发现他在电话里所言不虚。“亮坝桥那里曾是一道坝,后来炸掉了才建起了桥;附近有一座十米长的顾桥,曾有南来北往的船只停靠,很是繁荣;北仓门其实有专属的logo,在南长街还有他们的分店专售文创产品”,他随口讲来的这些城市的过往与细节,一般无锡人还真不太知道。

  如此了解无锡的他祖籍陕西,生长于山东。一路求学来到南京大学,国内硕士毕业后公派前往日本京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城市研究。在南大,他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学位,也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最终,他追随爱人来到无锡,成为了一名“无锡女婿”。

  留日读博时,潘艺心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的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更新、主城改造与再开发等课题具有重大研究价值。他把无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尝试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文章,并应邀在高水平学术会议进行专题演讲,在日本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

  对于无锡这座江南名城,他倾注了无限的热忱与深情。几年来,他用双脚丈量了无锡城的每一寸土地,城市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被他尽收眼底。他曾多次前往消逝中的丽新工房、民主街、夹城里等地,拍摄了许多影像资料。说到这里,潘艺心还展示了电脑里珍藏的一张百年前的无锡地图。他说,地图和影像都将成为珍贵的城市记忆。

  前几年,广益街道规划建设“家艺小镇”之时,得知潘艺心是城市研究领域的专家,便希望他能够全程参与。他积极促成广益街道与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合作,成功推荐负责项目申报的专家,最终助力“家艺小镇”顺利获评江苏省重点建设特色小镇。“小镇不仅要有家居产业,也应该是人们享受生活的地方”,潘艺心表示,每每看到小镇的河道变美了,沿线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景致,以及越发美观的外立面,他都特别欣喜。

  作为中国留日同学总会副秘书长,他在日本接待梁溪区考察团一行,还组织面向留日高层次人才的宣讲交流会,宣讲人才政策,为留日高层次人才深入了解无锡搭建宝贵平台。同时,他还与梁溪区委区政府积极配合,成功组织了首届“才聚梁溪”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路演专场活动。他带领留日学子为主的各国海外高层次人才一行人齐聚无锡进行项目路演,并接受了本报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潘艺心说,父亲于国家恢复高考后顺利考取了长安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山东省某地质单位,为国家寻找某类稀缺的矿产资源。他曾与父亲促膝长谈,如果当初选择留在西安,父亲会有更好的发展。但父亲告诉他,人活着要有信念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是如此。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地质工程师,就应该到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番话也令潘艺心深受感动,他在赴日留学前,坚定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谈到未来,刚刚获得“梁溪十佳好青年”荣誉称号的潘艺心表示,自己即将正式回国,回到无锡,成为新的无锡本地人,希望能够为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更新提供更多专业的建议,为无锡的美好未来建言献策。作为海外社团的主要负责人和人才工作参与者,他希望能够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到无锡安家落户,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晚报记者 黄孝萍)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