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百姓心向党】陶听根:退而不休,剪报56年记录无锡故事

2021

05/23

18:5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百”姓起源( 61 )

  陶

  陶(táo)姓来源于居地,上远古时期的尧帝初居于陶,以制陶为业,后封于唐,为唐侯,故称陶唐。他的子孙有以居地为姓者,相传姓陶。

  个人档案

  陶听根

  高级农艺师

  曾获全国农业劳模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我想对党说

  念党恩、听党话,做合格党员

  走进90岁老党员、惠山区堰桥街道堰新社区居民陶听根家中,放眼望去书房书柜、床上、客厅里长方形茶几上都码放着厚厚的剪报材料。老人有个习惯,每天坚持读报,并将相关新闻报道分别剪贴收集。从1965年开始制作剪报,至今已56年,他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正能量、传播好故事。收藏量已有七八千册,其中不少已藏于惠山区档案馆。

  吃过早饭,来到书桌前坐下,右手拿起剪刀,读报、裁剪、粘贴、装订……陶听根开始了一天的剪报工作。他出生在农村,从小吃过苦,1983年入党。他经历丰富,当过学徒工、国营采石厂职工、无锡地质队勘探队员,在工作岗位上一直很勤奋,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的本色。1962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堰桥麻歧村务农,担任生产队长兼大队农技员。之后又担任过堰桥人民公社农科站农民技术员、站长、堰桥农业服务公司任经理。1983年,堰桥乡创建乡镇企业“一包三改”经验在全国推广试行,陶听根同农业服务公司全体人员大胆创办经济实体,建造农科大楼,成了全国乡一级农技单位首家创办经济实体的典型。1990年他当选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91年退休后,他对自己提出了继续服务三农的新目标。每年坚持“三农”调查研究,撰写的四十多篇调研报告在新华日报、无锡日报等媒体上刊出;另一方面坚持稻麦科学种田试验和应用,每五天进行一次田间实地观察研究,进行查苗记载。

  退休后,陶听根先后被聘为堰桥实验小学、堰桥中学、长安中心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孩子们讲党史、唱红歌,传播科学种田知识,孩子们都喜欢这个慈祥的老爷爷。他常到几个贫困和单亲家庭走访,为孩子们送去关爱和问候,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他本人多次被评为省、市的关工委先进个人。

  去年疫情来了,老人每天在书桌前剪报,一坐就是几小时。两个月里收集完成了700余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新闻剪报,为此用光了100多瓶胶水。从上级政府部门决策部署,到基层社区战“疫”故事,他挑选出来的不同主题的正能量新闻报道,表现了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好故事”,也为面向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供了思政课的生动教材。

  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剪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剪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剪报……数十年来,陶听根的剪报见证了无锡发展的“大事小情”。老人表示,读报、剪报让自己不断学习进步。

  (记者 黄振/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