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百姓心向党】邵剑明:用双脚丈量“电力天路”

2021

05/22

09:40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百”姓起源 ( 60 )

  邵

  邵(shào)氏,一支源于姬姓,为黄帝姬轩辕之后;一支源于芈姓,是楚昭王之后。

  个人档案

  邵剑明

  48岁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工程师

  我想对党说

  援藏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看到当地万家灯火,百姓生活安逸,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邵剑明援藏期间工作照。无锡供电公司供图

  有着“电力天路”之称的阿里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工程起于西藏中部的日喀则市,止于阿里地区的噶尔县,输电线路长达1689公里。作为西藏统一电网的最后一环,它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孤网运行的历史。在生命禁区点亮光明和希望,邵剑明就是这条“电力天路”的建设者之一。

  去年年初,国家电网发出西藏阿里联网工程专项帮扶重点工作的通知后,邵剑明第一时间报名,通过选拔后担任此次通信业主项目部副经理,参与解决和改善工程沿线近38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事实上,这不是邵剑明第一次援藏,早在2005年他就加入援藏帮扶工作组,对口支援拉萨电业局,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抢修光缆、处理故障、参加保电,和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020年5月,邵剑明再度踏上了援藏路。“阿里联网工程是继青藏、川藏和藏中联网工程投运后又一个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高海拔电网工程。”邵剑明说,工程下面连接着很多贫困地区的电网建设项目,对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邵剑明进藏后便立即投入调研,将自己的主战场从日喀则的指挥部办公室,搬到了阿里联网工程新建通信线路的每一个工程现场。

  “西藏地区的铁塔大都建在陡峭的山峰上,稀薄的空气使人稍作运动都会气喘吁吁。”为采集到第一手光纤通信传输数据,邵剑明只能选择徒步攀爬的方式,搬着检测仪器,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海拔四五千米的峰顶。踩沙地、趟河水、走戈壁、爬雪山、上铁塔,从日喀则到拉孜,从定日到吉隆,从仲巴到霍尔,从巴尔到狮泉河……半年内,他晒脱皮六次,穿烂了两双徒步鞋,却清楚地记得翻过的每一个山口:翻越孔塘拉姆山口23次、嘉措拉山口19次、马攸木拉山口15次、狮泉河达坂24次。

  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苦,邵剑明也从未想过放弃。在日喀则220千伏多林变现场检查中,他发现两条导引光缆直埋沟道未开挖,及时组织各方进一步细化施工图纸,要求施工单位明确直埋沟道的施工时间,确保后续导引光缆按计划完成敷设工作。在阿里地调现场,他又发现UPS及蓄电池等配置不符合技术协议的重大问题,与设计单位、供货单位一一确认,及时整改,更是在半个月内独自一人在阿里地区督促6个在运站点完成整改升级。去年7月,他从阿里地区最西北方的日土督促完现场整改后,连夜驱车赶回狮泉河,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去革吉变,3天内奔波了1600公里。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山路上急转直行,“铁打”的邵剑明也扛不住了,“头晕得厉害,太阳穴仿佛要炸开一样”。然而,一到革吉变施工现场,他又“鸡血满满”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援藏的8个半月里,邵剑明在平均海拔4572米工程沿线总行程 65000 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半。2020年12月4日,国家电网宣布阿里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西藏全区实现主电网覆盖,本该结束工作踏上回家路的邵剑明却推迟了返乡日期,来到了更为偏远的地区,为“三区三州”项目继续排查缺陷。他以共产党员的务实、太湖儿女的包容,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被授予阿里联网工程“帮扶功臣”和“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我一直觉得,能参与超级工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能让当地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邵剑明说。 (蔡佳)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