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3/11
11:0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依托运河开埠设厂,老无锡曾是有名的苏南工商重镇,往来的客商让“书码头”随着工商业一起兴起,大大小小的书场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时至今日,琵琶三弦和丝竹之声依旧回荡在老无锡人的记忆中。和平书场就是无锡有名的书场之一,现址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南下塘169-1号。
评弹声里听历史
评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它发源于苏州,成熟于上海,兴旺在无锡,因此无锡也有着“江南第一书码头”之称。古老的弦索声已然消逝在时光中,而和平书场却越过岁月矗立在古运河边,伴着悠悠河水,陪着这方水土养育的人们走过一年又一年。记者来到南长街,探访这座书场。和平书场的位置很好找,坐落在“千年水弄堂,运河绝版地”的大公桥堍,由一座三开间的两层小楼加后排平房组成。
和平书场原在清名桥逸花园弄旁,始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据说是当时的主人为了呼唤和平而建立的。20世纪60年代,清名桥客轮码头取消后,为满足当地群众需求,将原来的码头候船室改建成为可容纳200多人的和平书场。“书码头”负责人陆晓平介绍,2000年时,和平书场就已是两层水泥小楼了,建筑外貌较为普通。2008年前后随着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的启动,书场进行了一番修复,贴上了青砖,整体外立面更为“文艺”,并在2010年更名为“书码头”,现在前往和平书场可以看到中间大门被做成了拱门的造型,匾额上书“书码头”三字。
陆晓平介绍,无锡“书码头”之所以出名有两个因素,一是无锡的书场多,二是无锡的老听客多。听书说书之风盛极时,无锡各处充斥着数以百计的书场茶馆,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园路上有“横云书场”,三凤桥有“三凤书场”等。和平书场在当时已经颇具规模,因地处大公桥堍,许多评弹说书名家纷纷到此演艺弹唱,经久不衰地延续了七十多年,连带着听书人也有了比较好的鉴赏能力。
小楼焕发新活力
由书场的前厅进入评弹大厅处挂着一块匾额“恕不迎送”,传说这是乾隆来锡时,曾到北塘一家茶园微服私访,当地官员前去接驾时,茶园老板和听客才知皇帝也在听书,纷纷跪下叩头。当时的说书人恳求乾隆赐一“恕不迎送”的木牌悬挂在场子中,以免今后再有贵客光临出现尴尬场面,乾隆同意了这个请求,从此所有书场都依檐挂起了“恕不迎送”的木牌。
继续前行,就是宽敞的评弹大厅,一束灯光照射在舞台上,静谧中带着岁月的气息。据介绍,“书码头”总面积约500多平米,装饰典雅,除了听评弹的大厅,还有餐厅、茶苑和包厢等场所。
“原来厅里的屋顶是人字梁砖瓦结构的,在修复时为了安全与美观考虑进行了更改。”陆晓平告诉记者,从一条条简单的长板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礼拜凳”,2000年又改为时下流行的软靠背椅子,直到2010年才变换成现在所看到的古色古香的摆设,“2000年时的样子就像现在电影院里一样,一排排的座位,喝茶的就用铁丝将杯子挂在前面的椅子上。”最近陆晓平又开始琢磨着改造大厅,希望创作新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近日,“书码头”入选了第二批无锡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省级)。“近年来书场下午的评弹依旧是中老年听客为主,到了晚上,相声和不定期的脱口秀听客则以年轻人为主。”陆晓平表示,传统文化终究还是需要年轻人来继承和发扬,评弹作为运河畔活态的文化遗产,书场作为承载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书码头”一直希望做强评弹演出,并将推出评弹加话剧的表演、换装成为乾隆沉浸式听评弹等活动,来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
(记者 张颖/文、摄)
在无锡长大弄5号,有一座闹中取静的百年老宅,名“云薖园”。园子精致玲珑,四季花木葱茏,清幽雅致,是近代无锡实业家、江南名士杨味云的旧宅,因为主楼通体雪白,无锡人爱称它为“小白楼”。 [详情]
2022-01-14 10:54:21 来源: 江南晚报
无锡城市中心、京杭运河之畔,有一座饭店安静矗立,在不断流转的时光中,陪伴着这座城市一年又一年,承载着很多无锡人关于“美食”的记忆,这就是无锡大饭店。 [详情]
2022-01-21 10:28:22 来源: 江南晚报
在城北片区堰桥街道,有一个有着很多耀眼“标签”的古村落,被人们誉为“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尤其是一座钟楼,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为无锡地区目前尚存并有历史图录记载的最早的一座钟楼。 [详情]
2022-01-28 09:41:54 来源: 江南晚报
荡口,是无锡市锡山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保存有一定数量且完好的民国建筑,孟渊里洋房正是其中最耀眼、著名的中西合璧洋楼之一。它是上海石库门式住宅,位于锡山区鹅湖镇荡口人民路66号,始建于1927年。近百年过去了,矗立在街区中心的洋楼三间两层带二厢房,砖木结构依然坚固完好,保留着昔日的风貌。 [详情]
2022-02-18 10:39:00 来源: 江南晚报
玉祁制丝所前身为无锡瑞纶丝厂,我国著名蚕丝专家费达生在此引进当时最先进的日本立缫式缫丝机,并对各道工序进行了系列改革,推动了无锡乃至周边地区乡村制丝业的发展。该所生产的“金锚牌”生丝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良好反响。 [详情]
2022-02-25 10:39:38 来源: 江南晚报
古镇荡口,古宅大院甚多,镌刻着显赫门第烙印的徐氏义庄,建于老湖桥下,拥有罕见的9开间大门面,是徐氏家族赡族恤困的见证,虽曾历经祝融光顾遭到毁坏,也曾作为学堂使用多年,眼下,移建、改建后的徐氏义庄,化身光影和陈列艺术“实验者”,随着去年古镇焕新开街,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网红打卡地。 [详情]
2022-03-04 10:58:40 来源: 江南晚报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