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无锡新闻 > 正文

幸福守望共绘美好生活新画卷——长三角一体化系列报道·民生共享

2021

05/27

08:0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生活在长三角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雯在解放日报上的撰文,或许是很多“长三角人”的希冀:我们可以快速、便捷、舒适地来往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村,去上海外滩看黄浦江,去南京玄武湖观落日,去杭州西湖边品茗,去海边小城吹海风,去山边湖畔小镇小住……

  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 身处无锡的人们体会着“润物细无声”的战略红利:上学、看病、就业、养老等生活要事在一体化背景里不断有着新的改变,一卡同刷的便捷、一码通行的高效,让人们渐渐共享着世界级城市群的公共服务资源便利。

  美好生活的画卷,需笔耕不辍。无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一次次民生手笔不断落下,与城市群各方心手相连,共同绘制“长三角人”的幸福画卷。

  地域相连:织密网络,拓宽“长三角人”交往圈

  基于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长三角人”穿梭往来日益频繁,生活圈、通勤圈的半径与时效正在不断刷新。

  人们出行的脚下,似乎拥有了更快的“风火轮”。无锡五爱广场到上海陆家嘴的距离,无锡人李瑞日常用脚步丈量:他在上海一家跨国公司工作,早晨6时出门搭公交到无锡站坐高铁到上海站,转地铁到离公司最近的地铁站,再步行10分钟到公司坐上工位。傍晚6时出发,8时10分到家。

  “除去休息、出差,三年往返下来就跑了18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4圈多,如果不是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便利,简直无法想象。”李瑞三年往返,家里堆了厚厚几摞高铁票,他说,有的上海同事单程通勤时间都在2个半小时以上,虽然自己是“双城记”,但跟在上海租房比,幸福感就爆棚了,“宝贵的是,每天都能陪伴孩子。”

  “双城”胜似“同城”,得益于在擘画中不断拓展的交通网络。无锡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节点,理应获得覆盖区域更广的“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为城市居民获得生活、发展的更多可能。

  与“大动脉”连接的路网正在加密建设。“下阶段,将更进一步联系苏州、常州,更快步伐对接上海、杭州,打造更快的对外交通出行体系,”无锡市交通运输局综计处副处长亓宾介绍,将从公铁水等方面建设沪宁交通走廊带,同时打造包括轨道网、公路网、公交网的环太湖都市交通网,并全力打造机场枢纽、江阴港枢纽、铁路枢纽,织密长三角城市辐射网。目前,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3.3公里,百平方公里密度6.55公里。

  让城市间往来日益密切,让人们更好地心手相连,更需要关注到迫切需要解决的“沟通的细节”。对堵点、断点的注重,阐释了无锡人全面拥抱、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心情。

  聚焦到堵点——南沿江城际铁路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江阴将改变城内没有高铁站的历史,全面形成无锡全域到上海“轨道交通一小时商务圈”;锡太高速新建、沪武高速改扩建、312国道快速化改造工程等,将加快打通无锡—沪宁堵点;江阴第二过江通道建设,将加快打通无锡到苏北城市的过江堵点。

  关注到“毛细血管”——锡山区将加快推进锡沪路城市化改造、锡山大道西延、新锡路北延等工程,强化无锡市区和苏州的融合;滨湖区将优化苏锡常南部高速、宜马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周边路网,实施环太湖公路交通改善等工程。

  市委党校教授蒋佳林认为,进一步畅通“毛细血管”,还要纳入苏锡常之间地铁的互联互通,让城际之间的民间往来更便捷。据透露,目前,新吴区正在加快推进无锡地铁3号线南延线对接苏州地铁14号线及7号线延伸线;而时速高达160公里的苏锡常都市快线正在进行前期方案研究。

  携手合作:共建多赢,让幸福感从家门口升起

  以医疗、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跨地区共享,是现阶段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亟待突破的重要难题,也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径。

  一体化发展带来更多携手合作的契机。

  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庆云主任医师,近日来到瑞金医院无锡分院(新瑞医院)坐诊。“经常有上海的专家来这里坐诊,在家门口就能让瑞金医院的专家看病,省时又省力,真是方便多了!”患者感慨道。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开业两年来,337位上海专家定期来锡定点坐诊,大大方便了锡城患者。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医院还有一些来自苏州、泰州等地的患者。

  本月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三期工程微纳大楼以及四期工程5栋学生宿舍楼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内建成交付。根据设计,这5栋新宿舍楼投入使用后可容纳约4000名学生。到今年9月该校区在校生人数又将迎来新突破。

  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由地域上相近的不同规模和功能的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城市群,能够实现要素在更大范围城市体系内的集聚、流动与整合。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让城市间的公共服务资源加速融合,有助于城市民生领域快速补短板。

  在医疗领域,目前全市已有66个医疗卫生项目与沪宁等地对接,把民生福利送到了家门口,而一张小小的医保卡已“跑通”长三角。目前,无锡市参保人员到长三角地区定点医疗机构看病越来越方便,只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住院和门诊都可直接结算,实现了住院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两个全覆盖”。

  在教育领域,无锡与高校寻求多元合作。目前,南京理工大学在江阴设立了校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迁至无锡并成功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无锡学院。去年以来,我市先后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建上海大学无锡产业研究院;与湖南大学共建湖南大学无锡智能控制系统研究院。就在上个月,无锡经开区与上海交大、上海戏剧学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些高校将与经开区学校就深度开发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引领等展开合作。

  公共服务资源引入,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推动无锡民生事业提升的重要力量,本地市民、本土产业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采访中,也有受访者认为,在目前的新发展格局下,应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比如与新兴科技的结合。据悉,惠山区正在积极对接上海、南京等城市的优质医疗机构,共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以数字化医院为依托的医疗协作系统,实现双向转诊、转检、会诊、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服务。

  心灵相通:诗意山水,打造长三角美好生活地标

  人民群众获得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的最好检验。无锡在长三角民生共享画卷的绘制里,如何写下自己的笔墨?在全市相关条线、板块采访时可以发现,无锡人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大势,又符合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来打造美好生活地标。

  “这就是向往的生活呀。”山联村的外地游客们,觉得场景亲切熟悉,可以去充满烟火气的集会,吃早茶、爬顾山,在吆喝声里赶个集;也可以回归静谧的田园生活,在小湾里的民宿享受“浮生半日闲”。山联村的乡村旅游正在不断出新,让游客不断有新的感受,来了还想来。目前山联村已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每天都有直通车载着满满的游客来这里度假。

  让更多“长三角人”在无锡感受更多美好生活。文化体育方面,无锡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开设分会场活动的首座城市,成功举办八届分会场系列活动,引进各类文艺演出200余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数百场;整合沪浙皖等各地文化资源,借助上海国际艺术节、紫金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推出太湖文化艺术季,打造长三角文化交流合作的一体化新平台。无锡马拉松先后获评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世界田联“银标赛事”;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已成功举办八届,是我国四大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之一。下一步,无锡将联手打造更多长三角区域重大体育赛事,举办长三角皮划艇赛等活动。

  一体化的发展,让人们更加心灵相通,走在哪里,都拥有一种长三角地域的亲切、熟悉和安全感,来了还想来,来了想留下。

  在宜兴,不同于短期旅游观光,又有异于长期定居养老的新的养老模式——旅居出现了。2018年底开业的湖氵父 颐养中心每年接待旅居客人近3万人次,不仅结合当地景点设置个性化的短期体验路线,还与其他基地实现联动。有的老人体验旅居后,把宜兴作为了长期养老地,有的甚至把子女也拉来定居。山水资源禀赋优秀的宜兴,正在打造长三角最美“后花园”,从追求重大项目合作上可见一斑:上月,宜兴在上海举行的经贸科技合作洽谈会上,44个总投资达435.6亿元的项目成功签约,其中文旅、康养等服务业项目占比近四成。

  不止宜兴,滨湖、惠山、锡山等地都拿出各自的方案,发挥着本地的山水资源、文化底蕴、体育气场,加快与周边、与环太湖、与长三角城市的联系,共建区域联盟,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宜居、宜游、生活、休闲的目的地。“融入长三角,联手打造更多美好生活的‘地标’,”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刘烈介绍,目前旅游业迎来了“融起来”的好时机,此前市场上已有一些长三角城市之间旅游景点的联手,今年我市将和苏州、常州推出“三市畅游卡”,让三市的人们畅游城市间,而后再积极融入到整个长三角的“旅游朋友圈”之中。

  同在一个城市群,拥有同样的共识、引发共鸣、感受共情,是必然的。一个个民生领域的努力,或大手笔、或精微画,都是让人们在同一片天空下、山水间,心手相连、诗意栖居。

  策

  真抓实干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摘要

  论

  构筑好民生共享的“幸福圈”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长三角一体化,筑起的不仅是经济协同的发展圈,还有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圈。近年来,无锡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格局下,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使一体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市民。从探索构建跨区域医联体,到打造文体交流合作新平台,再到广受关注的养老合作、数据共享等,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民生利好正在不断显现,为老百姓带来了一体化美好生活的诸多直观感受。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内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今天的长三角,百姓之间往来更加便利、城市发展的“朋友圈”联系更加紧密,随着政策衔接、资源共享、优质供给等各项工作的展开与推进,一幅长三角民生新图景在互联互通、互动互利中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让老百姓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憧憬。“普惠”+“便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的最好检验。

  数

  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与上海、浙江、安徽实现双向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5.17万人次,省内双向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15.01万人次。

  2020年无锡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589元,绝对值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14199元,增速高于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访

  专家观点

  郭业才 无锡学院教授、博导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我感受到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学科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无锡学院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的一员,将立足无锡,在专业设置、学生培养方面下功夫,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郭晓鹏 梅园管理处副主任

  本着共筑文化发展高地的愿景,长三角文旅行业需要实现更多资源共享。在这个城市群里,要实现客源互动、流向平衡、共同发展,需要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各方联手打造一个“大品牌”,全面生动展示长三角区域的秀丽风光、人文历史。

  策划 江菊敏 吴晓亮 葛 明

  撰稿 高琼玲 殷星欢 朱重阳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