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吴地习俗 > 正文

无锡龙文化摘记

2024

01/16

09:0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龙是中华民族的主要文化图腾,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龙文化在无锡,有许多悠久的历史遗存和传神故事。

  三千多年前,泰伯到荆蛮即无锡梅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入乡随俗文身断发。司马迁在《史记》中载:“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当时的荆蛮先民,属百越族,文身断发是先民的习俗。江南地区是水乡泽国,以水为生的先民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则不留长发并文身避邪。而文身,是先民的一种图腾崇拜。著名文学家、教育家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神话与诗》中载:“断发文身以像龙,是因为龙是他们的图腾。换言之,因为相信自己为龙种,赋有龙性,他们才断发文身以像龙形。”

  泰伯奔荆蛮,建立吴国,将文身断发的龙图腾继承了下来,以喻吴国百姓为龙的传人。

  龙山·白龙潭的传说

  无锡的惠山有九峰,犹如九龙。《太平寰宇记》引《郡国志》称冠龙山;陆羽《惠山寺记》又称斗龙山、古华山。

  元《无锡县志》载:“龙山乃惠山之北尾。”“至今山尾呼曰龙尾,山上有龙潭。周氏《风土记》云:龙山去县十八里,上有三峰,有白龙潭。东晋时,有家其上者,妻妊三年,忽产一龙,色如银,七日升天去。龙母死,葬于山顶。龙父并所居成潭,号曰白龙潭。自后遇龙一归,岁则大熟,山由是名。”这是载于县志的传说,因山有九峰,宛如九龙,便生发出许多关于龙的故事和景观。位于惠山之东峰的锡山,有龙光塔、龙光寺、龙光洞、九龙壁等。清代乾隆帝在《游锡山》中赞道:“烟水平呑太湖秀,林峦近接九龙灵。春前老柏不争色,风里幽兰解送馨。”

  登惠山,有一条登山之路,从阿炳墓经秀峰亭,拾级而上,半山有一山坡,名为九龙坡。登至海拔328.98米的三茅峰,可见山脊路侧刻在石壁上的苏轼诗句:“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在龙脊上远眺,真是常年看山不识山,龙光年年展新颜!

  军嶂山·龙竹避邪

  军嶂山,是我家乡的一座名山。“三月三,去登军嶂山。”是乡间的传统习俗。农历三月初三,是军嶂山庙会,四面八方的民众都会结伴去赶庙会、看热闹。

  军嶂山上最吸引我的是龙竹,每次去我都要折一小枝带回家。这中间有不少神话传说。

  军嶂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龙寺(又名成性寺),清《锡金识小录》载:“军嶂山成性寺佛殿中悬大圆满觉额,相传明燕王渡江犯京师,城陷,建文帝出走,逃至无锡军嶂山麓龙寺,寺僧请书大圆满觉四字匾,写至觉字头,忽闻燕王追兵至,立即掷笔而遁。见字尚未写就,为后人所补。”据传,建文帝当时是躲在龙寺下深涧的竹丛中而幸免于难。所以这竹子被称为“龙竹”,有避邪之功效。据说建文帝病逝后即葬在此山坡上,当地人称为皇坟。

  我小时候,和同村小朋友去登军嶂山,以进龙寺、躲龙竹、看龙窟、玩龙湫为乐趣。

  在山脉相连的雪浪山上,也有神秘的龙迹:八德龙潭、八德龙井。在附近,还有一座龙王山(又名路耿山),山上奇石嶙峋,似长龙卧岗、飞龙伏地。山上曾有龙王庙,庙内有龙王坐像。

  如今,龙寺生态园、雪浪山景观,都已成为旅游胜境。

  民俗·赛龙舟,舞龙灯

  人们都熟记大文豪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却很少知道“景物胜天堂”的龙头渚。

  龙头渚,位于无锡马山西南,由大柱山山脉延伸入太湖,宛如一条巨龙,长卧在万顷碧波之中。从龙舌、龙头、龙须、龙背到龙尾,全长2.5公里。

  在龙头前端,怪石矗立;龙头四周,水复山环;极目远眺,千嶂翠绿,万顷碧波。近处,椒山似白银盘中的青螺;远处,洞庭东西山隐约可见。据《马山志》载,明朝隐士钱西青曾筑茅舍隐居于此,故这里又名西青咀。民间流传着不少钱西青的动人故事,他的好友文征明诗云:

  马迹高峰对洞庭,一螺缥缈是西青。

  草堂寂寞烟波外,应有人占处士星。

  龙头渚的独特风光,吸引名人贤达及政府的重视。1983年,陆定一写了“龙头渚”匾额。1987年,龙头渚辟为植物园,以后又建造了龙门、龙吟桥、望龙亭、龙亭、龙嬉滩、龙颈亭等,塑造了“秦始皇纵马扬鞭”石像。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欣然大书“龙头渚”三字,刻在一峰10吨多重的太湖石上。

  端午节赛龙舟是江南水乡最热闹的习俗。由于龙船狭而长,首尾和船身装饰成龙形,故名龙舟。

  赛龙舟在明清时期最盛。由于参赛者众多,观看者云集,比赛时群龙竞发,鼓声、桨声、喝彩声响声震天,成为极其壮观的节日盛事。

  每逢节庆,舞龙灯,演龙舞,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无锡的龙灯龙舞,最著名的是玉祁礼舍,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玉祁龙舞最初只有黄、青两条龙,以后不断增加。1985年元宵节,玉祁双龙获得了无锡市、县联合主办的“丰收杯”龙灯大奖赛第一名。1994年参加省运会“九龙腾飞”后,发展到10多条龙。他们不断创新,形成近60种造型套路,其中的“中国龙”汉字造型,以及螺旋翻滚、蹲躺舞龙、卧龙腾飞、高龙门、塔盘等舞型,都以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神妙出彩而博得观众格外喜爱。他们曾以108人组成舞龙队,舞动205米长的巨龙,穿行于古镇老街,最后组成直径20多米的龙塔,引起乡里百姓的轰动。

  1999年,玉祁礼舍舞龙队应邀参加由加拿大多伦多市举办的“第三届醒狮汇艺节”,获得加拿大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金龙奖。此被誉为第一条走出国门的中国龙。

  玉祁龙舞被中央、省电视台拍摄专题节目,驰名中外。他们曾把一条玉祁礼舍龙灯赠送给新西兰,成为别具特色的珍贵礼物和传递友谊的纽带。2011年9月,玉祁龙舞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玉祁龙舞以外,荡口龙舞自明清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荡口龙舞已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浦学坤 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