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1/02
10:5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口述:王昇 整理:记者 陶洁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海底总动员》,特别喜欢里面小丑鱼的萌趣形象。第一次见到斐济珊瑚的艳丽色彩,我就被深深迷住了。珊瑚有很多种类,它们的颜色真美呀,那种鲜活和未知感尤其令人着迷,兴趣使我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了解和陪伴它们,直到我自己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梦幻的“海缸”小世界。
珊瑚的世界多姿多彩,如今珊瑚礁岩缸又称“海缸”,成了我的造梦实验场。我为它们喂食,为它们造景,为它们寻找美丽的小鱼来陪伴,这份兴趣让我在短短几年内成了资深玩家,我的每一个“海缸”都成了梦幻代名词。
为颜值吸引,“下海”5年成珊瑚玩家
从小就养过金鱼缸的我,2018年起决定开始养珊瑚。对于我的这个选择,父母一直关注和支持着我,对水族感兴趣的朋友们也经常来看来交流,它们管我叫“精致抠”。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海”对我来说,其实并非偶然,是我多年来经验积累后的新挑战。我知道很多美丽的小鱼,比如很多种的小丑鱼、神仙鱼、金吊鱼以及很多种类的海星、海葵。它们或荧光闪闪,或奢华耀眼,或如曼妙的彩色丛林,有些难以描述,容易让人联想到电影《阿凡达》里的未来场景或是外星世界里的幻象。当然,它们都是真实而鲜活的,因为它们一直在生长,一直在悄悄变化,带着“迷之微笑”。
每一个庞大复杂而又精微的“海缸”都是逐渐积累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工程,从配制和检测海水,到布设最挑剔的珊瑚灯光源,再到四季温度控制、复杂的人工造浪、缸体消毒,每个环节都需精细对待,我对之倾注了无限的热情。海缸里的珊瑚和鱼类,来自世界各地,一些精美、稀有的品种主要来自澳洲、印尼等的深海海域。对于海缸玩家来说,除了追求高饱和色彩、高颜值外,存活、繁殖的难易也是要考虑的,既要多品类,又要有稀有元素,如此才能打造一片带着自己审美品味的海洋小世界。
极致呵护,“品种控”自研珊瑚经
我为它们拍摄记录成长的点滴,好多自媒体上发表的海缸视频作品,都成了“爆款”。对于这个结果,我并不觉得意外,因为我的作品确实够水准。珊瑚本身够美,够精灵可爱,够奇奇怪怪,所以适合它们栖身的小海洋也要够舒适够精致,如此才不负打造心中的这份梦境。
海水是海缸的主体,除了水族箱里日常运行的诸多装备,含盐度精确在1.026的海水也是人造的,每周都需要换水,水里不能含有对珊瑚、鱼类有害的重金属等物质。纯净水+海水盐是最佳选择。这个纯净水就是我自己建了一套全自动净水装置,再精确计量使用海水盐的数量科学勾兑的。怎么换水也很讲究,每次换一定比例,每天都检测水质。
接着是选择和搭配珊瑚,根据它们的大小、色彩分布等进行排列组合。有的珊瑚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它们对应的环境需求不一样;从小苗阶段开始养殖,逐渐培养、分裂繁殖,再分拨到礁石的不同“海拔”不同角落,为它们加上基座,再找到看起来最适合它们生存以及最好看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游走,水中摇曳的鲜活“草皮”逐渐形成连片的丰茂草原,各色“花朵”开满了山岗,理想一点一点成为可触摸的现实。
日常养殖中,小心切分珊瑚的骨骼来达到分裂繁殖,要做好标记再进行切分。外观接近多肉的“气泡”珊瑚,我都是自己切的。还有海灵芝一样的纽扣类珊瑚,有的个头比较大,分裂时可以在地上摔打一下,再将它们碎裂的组织分好块,分别放到培养缸中,期间需要科学地换水、消毒等步骤。
戴上“海缸”镜的王昇。
心怀浪漫,等待下一场美丽梦境
在匆忙的生活中,试着放慢自己的脚步,让等待变成一种心态,一种习惯,只有坦荡如水时,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寻寻觅觅,我庆幸找到了我最喜欢的事。
今年是我养珊瑚的第5年,我把人工珊瑚养到第3代了。从入门级的珊瑚“皮革”、“纽扣”、“红血晶脑”以及针叶类软体珊瑚开始,由简入繁,等着它们伸出触手,等着它们逐浪摆动,在清澈的水中欢欣起舞。
玩“海缸”,我觉得越来越有趣,越来越有成就感。有时我喜欢马卡龙色系的萌趣组合,有时喜欢热烈奔放的绚丽油画效果,有时会起心动念构思一片中国青绿山水“远山长、晓山青”的别致素雅画风,一样样做,一样样尝试,玩转百变美学风格。
一路摸索,一路收获,每个海缸都有自己的海缸日记。所有的美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惊艳都是极致呵护的结果。珊瑚种类很多,已知的可以养殖的种类就有大几百种,有很多名字就极富想象力:火柴头、混沌纽扣、暮光之眼、莫霍特人、地狱葵、金边绿芯、大型红单包……塑造海缸的这个过程和做花园有点类似,先要有一个整体规划的设想,再选择活石、海柳等塑造空间感的物件。此外,心里也要能承受部分美丽的珊瑚“损耗”较大的现实,它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而来,再到达你的手中,顺应新的环境,这个存活较久的概率可能只有一半。当然,部分了解较多、适应能力较强的珊瑚品种,已经可以做到百分百存活。
眼前这个稀有的“公主葵”色彩极其艳丽,日常拍摄时,镜头前需要戴上特殊的滤镜,否则会偏色,那种柔美至极的紫色或者粉色,仙气飘飘,如梦似幻,让你不自觉地想到豆蔻年华、风花雪月这样美好的词汇。而相对“硬核”的是硬骨珊瑚,需要持证养殖,属于“发烧级”的珊瑚品类,它们的来源、养殖过程都要经过备案,养殖难度也相对更高、更精细。
十多年来,我始终怀着对孩子的爱和希望,不抛弃、不放弃,其间的艰辛外人难以想象。所幸,我的付出有好的结果。 [详情]
2022-06-22 13:12:54 来源: 江南晚报
我是Peter Arthur Stanleigh,中文名叫“唐磊”,来自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多伦多。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那一年9月,我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来到无锡。之后,我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无锡姑娘胡凌寒。2003年,坠入爱河的我成为了一位地地道道的无锡“洋女婿”,正式定居无锡。 [详情]
2022-10-28 10:38:12 来源: 江南晚报
我1995年出生在无锡一个小镇上,高中毕业后我选择海外留学,学的是金融专业。学成归来,我回到家乡无锡扎根乡村,带领一群年轻人创业,运用科技力量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当地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在家乡无锡沃土上奏响我的青春之歌。 [详情]
2022-10-19 10:11:27 来源: 江南晚报
鹰击长空,翱翔千里,我从来没想到,一个农家子弟能飞上蓝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空中战队成员之一。70年前,我加入了抗美援朝的空中队列,在蓝天上和敌人空中拼刺刀。 [详情]
2022-08-01 09:41:31 来源: 江南晚报
我的创业初始地并不是无锡。我是一个厨师,1999年去了常州,靠一辆三轮车,踩出了人生第一家小店“好德火锅”。但因为水土不服,很快就亏本了。有一天,一个食客看着愁眉苦脸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去无锡开店呢?那里的环境要更好些,你或许能赚钱。 [详情]
2022-06-29 10:54:13 来源: 江南晚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