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阅读老建筑|黄斗南先生祠:旧时祠堂焕新颜

2022

09/30

11:5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惠山古镇祠堂众多,每一座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

  沿着龙头河一路走去,一处有着精美雕花门楼的祠堂不由让人驻足,这里便是后人为了纪念无锡籍进士黄正色所建造的祠堂——黄斗南先生祠。

  物是人非正气常在

  黄斗南祠堂坐落于惠山下河塘14号,康熙三十七年,丁绍美等奉建。祠堂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有楼房6间、平房10间,均系砖木结构。

  在微雨中,寻访黄斗南先生祠,别有一番韵味。撑着雨伞,踏过高高的门槛,映入眼帘的是院中两方小小的水潭,雨点打落泛起阵阵涟漪,品类繁多的绿植装点着院落的角角落落。第一进的一楼和二楼挂满了红灯笼,给秋意正浓的雨天抹上了暖意,每一扇红色的木制门窗都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青砖铺设的地面也渐渐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但黄正色的故事却丝毫没有因时间流逝而褪色。

  黄正色,明江阴人,历任浙江仁和,广东南海等县令,升南京监察御史,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政声日隆,百姓感佩。纵使是在被污蔑含冤入狱之后,他也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远赴辽东三十载,辑有《辽东诗稿》,高攀龙还曾为其《辽东诗稿》作序。到了清乾隆年间,他的一身正气、为官之道依旧被人津津乐道,不断影响着他的后人。其十四世孙黄卬称,“邑中以言受杖者,洞阳顾公可九,果斋杨公淮、静思张公选与公为四,时称‘锡谷四谏’。”为无锡留下了清廉正直、铁骨丹心之形象。

  凭栏而上,站在二层平台上,可以欣赏到惠山古镇龙头河两岸的景色,只见沿河一字排开的是一张张茶几和茶椅,三五好友坐在岸边,喝茶聊天,从早到晚惬意至极。接待人王先生在祠堂二楼添了一个茶室,常常邀请各方知己前来交流,倒也让这座祠堂生机常在。虽历经百年,早已物是人非,但前人的精气神依旧有后人延续。

  旧时祠堂重焕生机

  锡城寻常巷陌,惠泉溪山幽邃,黄斗南先生祠的庭院中几棵树长势甚好,郁郁葱葱,平添了几分盎然生机。文脉潜隐,源流不竭,一批爱好金石、书画、词章、丝竹的同道人聚集于此,合力斥资修葺黄斗南先生祠,这才有了如今焕然一新的面貌。

  2014年,寄畅传统文化活动中心在这座老祠堂扬帆起航。作为政府与民间文化机构合作,传承、推广与传播无锡本土传统文化的公益性文化平台。祠堂内设置了展览厅、讲座厅、交流厅和非遗项目展示厅等,定期开展各类艺术文化类展览、讲座、互动与培训等公益活动,为古镇面向游客唯一免费开放的本土文化传播场所。

  目前已有中山书画院、之宁中西文化协会、江南大学摄影工作室、太湖文学艺术社等十余家机构加盟,开展了民革无锡中山书画院艺术作品展、《天人合一 甲骨文赏析》讲座等一系列免费文化体验活动,接待了多批国内外文化友人、全国艺术和教育界专家学者,参观人员络绎不绝,举办的各类活动,深受百姓喜爱。

  采访期间,不少在惠山古镇游玩的市民,被隽秀的亭台楼阁和院中的无限风光所吸引,纷纷走进黄斗南先生祠想要一探究竟。如此看来,这块“风水宝地”已经成为本土艺术家展示自我的舞台和社会大众文化休闲的公益场所。

  (记者 殷婉婷/文 李霖/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