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无锡新闻 > 正文

滨湖区构建全过程创新合作机制 量质并举,深化创新合作求突破

2021

05/08

07:37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量质并举再攻坚,确保实现“双过半”。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召开后,滨湖区委书记马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阶段滨湖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化和创新动能培育,全力“抓指标、保增长”,全力“强引领、抓科创”,全力“招项目、抓后劲”,全力“优环境、抓服务”,对标一流,争先进位,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创助力

  构建全过程创新合作机制

  当前,全市各地都在科技创新新赛道上发力奔跑,而占据科创资源C位的滨湖更是在这条赛道上早早跑在了前头。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滨湖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71%)”“技术合同成交(14.3亿元)”等高度反映“科技含量”的重要指标上,再次领跑全市。一季度滨湖在成立“湖湾科创联盟”的同时,区领导还与区域内17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一一签约“挂钩”,区领导亲自沉到一线,找准合作切入点。

  助力科创,还有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滨湖全新推出了极具突破性和吸引力的重磅科创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资金总规模增至50亿元,对重特大科创项目,奖励标准由现行“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提升至“最高可按实际投资额的11%给予奖励”。

  马良表示,滨湖境内集中了无锡近90%的科研院所资源,这是推进科创带引领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滨湖将继续在深化创新合作上求突破,全力抓好“一所一策”落实推进的同时,继续加强与在地高校院所的深度对接和靠前服务,支持高校院所与产业界深化合作、与龙头企业携手共赢,合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更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推进院所科研与区域产业之间的高度匹配。

  产业强区

  对推进滞后项目挂牌督办

  从项目签约到项目开工再到大规模双招双引,从“走出去”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招商组到“请进来”考察产业环境,一季度,滨湖各地马不停蹄,展现了强大的项目招引攻势。优质项目快速引进后也不断带来良好产业数据,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智能装备、海空核心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产值提升迅速,增幅同比均超40%。

  项目是发展的“压舱石”,没有高质量的项目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为加快项目推进进度,从二季度开始滨湖将定期通报项目进展,对滞后项目预警并挂牌督办。“把项目招引、落地和开工放在突出位置,把项目为王的理念强化在导向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对签约重大项目要实行全程跟踪服务。”马良说,建设科创带引领区最重要的支撑元素就是项目,项目多了,发展才有后劲。

  全力招引优质项目的同时,滨湖还不断拓宽产业新空间,今年在统筹全域产业发展空间上,将腾出产业用地800亩、新建科创载体60万平方米、优化提升20万平方米。就推动城市更新,马良提出,增加发展空间事关产业发展全局,各地各级在推进进度上要集中火力、持续发力,“空间拓展加快了,新项目落地才能跟上来。”

  营商优化

  政策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

  “滨湖有最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也要有最美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不好,必然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完成质量及半年度、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马良强调,争先进位,必须牢牢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个主载体,按照市委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提出的要求,要认真做好政策落实的“后半篇文章”,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多想想,滨湖的营商环境政策和兄弟板块相比有没有优势?政策出台后,对企业发展有没有推动力?

  营商环境是发展软实力,更是硬支撑。二季度产业攻坚战大幕已经拉开,以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为重点而创新推出的《滨湖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即将正式发布。为提升滨湖区项目招引、企业培育的竞争力和支持力,滨湖还刚刚修订完善了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产品、车联网、人工智能、“两机”产业、文化旅游、金融创投等8个专项政策意见。

  就优化营商环境,马良认为,出台与企业发展相适配的政策意见,是加快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建设、厚植滨湖产业发展新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出台了“优环境”政策,还要全力“抓服务”,加快政策亮点与企业需求进行对接,让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政策红利,有效发挥政策正向激励的杠杆作用,体现政府诚信守约的良好形象。同时要根据形势和需求的变化,定期对产业政策开展系统性绩效评估,不断优化提升,打造动态精准有效的创新政策供给体系。(记者 邵旭根)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