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5/29
10:2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盆景艺术,被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在惠山古镇文物古迹区、寄畅园内,都能见到一盆盆清新俊逸的盆景,它们各具风姿,犹如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引人注目。从园艺学徒到江苏省盆景技能大师,三十多年来,我每天和它们打交道,每一盆盆景都是一代代园艺师传承的心血。
从园艺学徒到盆景技能大师
我叫吴俊杰,今年55岁,受父亲影响,从少年时代就喜欢与他一起琢磨盆景,早早就和园艺结下了不解之缘。
学生时代,我考入了无锡园林技工学校园林管理专业,系统地学习树木学、花卉学、盆景学、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等知识。1989年,我21岁,正式参加工作,应聘到吟苑公园。当年,公园是无锡唯一一处花卉盆景专类园林。进入公园后,我先当学徒,跟着师傅们专攻盆景。
那时无锡的盆景水准位于全国前列。我的师傅缪伯华、李海根,都是在全国范围有一定影响力的盆景大师。记忆中,第一次学习软石盆景,就不间断地连续练习了五个月。使用砂积石练习雕刻,还要融入立体雕塑的概念,事先设计好洞穴、山峦等风景,挖出能赋予盆景生机的种植穴,再将多个雕刻出的石块组合在一起,才可成为一个完整的盆景作品。练好后,还要交给师傅查看过关,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从山水盆景到树木盆景,从理论知识到栽培过程,一学就是好几年,回顾年少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与盆景相伴的过程在很多人眼中是非常枯燥的,但在我眼里,当盆景的石头上生出柔软的青苔藓,树木变得郁郁葱葱,它也就拥有了生命。想要山石盆景有灵性,植物就得充满生机。
相较于书法、绘画等艺术,盆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拥有生命。于是,浇水、施肥、土壤维护等就变得尤为重要。其中浇水,更是重中之重。年轻时,我也曾有粗心的时候,在盆景养护时,漏浇了一盆盆景。自那以后,我就形成一个习惯,浇水前先在养护区巡查,记录哪些盆景需要浇水,哪些不需要,哪些又只需喷水,做到心中有数再开始浇水,浇完之后,还要检查一遍是否有遗漏。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盆景的养护需求更多的心血。
正如树木盆景的取材需要动辄数年、数十年的培育,盆景的深入学习也需花费漫长的时间。从踏进园林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在盆景艺术领域走出一片天地。学好基础后,才能开始创新。1997年,在第四届中国盆景展上,我运用了材料的创新,选择五彩灵璧石创作带有太湖山水风光的、兼具无锡特色的盆景,最终我的作品《风帆倒挂夕阳来》获得了一等奖。
盆景不只是园艺,更是艺术的融会贯通
园林是无锡文化旅游的根基,园艺又是园林的根基。创作盆景是个“细腻”活,一件山水盆景作品的成形需要经过构思立意、选材、加工、锯截、拼接、胶接、点苔等一系列工序。其中,又集技术、美学等多个领域知识于一体,需要了解绘画、诗歌、雕塑等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相互借鉴和碰撞,才能产生创作的灵感。
比如,如果研究理论,我会阅读英国著名画家和艺术理论家荷加斯的《美的分析》里的《论线条》章节;研究作品名称时,我会翻查清朝的《芥子园画谱》,寻找合适的题跋;寻觅创作灵感时,我会研究元代无锡画家倪云林的绘画意境……为此,对于盆景艺术工作者来说,不仅需要深入学习栽培学、植物学等专业知识,还应全方位涉猎美学、文学等各种知识。
作为锡派园艺风格的接班人,我设计的盆景都是按照绘画流派来的。元朝画家倪云林是咱们无锡人,锡派盆景主要遵循他的画意,体现清静舒朗的特点,手法以修剪为主,绑扎为辅。树叶是“点”,枝干是“线”,弯曲的枝干是“曲线”,盆景的每一处设计都需要讲究美感。
为保持锡派园艺的这些特点,我常常沉浸在盆景的养护上,让植物按画意生长。这需要长时间监测叶芽的生长,才能预测枝干的走向,绑扎枝条,将需要张扬的枝条少修剪一些,需要压制的枝条多剪去一些,其间还需要破枝、绕铁丝……只有这样,盆景才能通过人工的设计和养护,体现出生境、艺境、画境来。
融会贯通后,盆景的创作和管理的经验同样可以运用到园林景区管理中。2015年上半年,为迎接第十三届中国杜鹃花展览,我带领团队对锡惠景区黄公涧进行了景观品质提升改造。由于在夏季进行,施工难度很高,植物死亡率可高达40%。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反复思考,我提出了科学的种植方式和养护技法,营造了“春申花涧”这一主题涧景,植物成活率达到99%。
园艺这条路上,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在“守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是情怀也是热爱,希望锡派盆景能更好传承
我21岁开始工作,1992年时,在全国菊展上,通过容器创新,突破紫砂盆的局限,选用旱石作为盆景容器,我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后来又陆续获奖,但我一直觉得偶尔的成绩不足以代表盆景制作的水平。直到40岁时,我开始带徒弟,在教授他的过程中,不断重新反问自身,才觉得自己算是出师了。
这距离我开始工作花了19年时间,也展现出我们这一行的“水磨功夫”。2010年,市政府授牌成立“吴俊杰盆景艺术工作室”,这是无锡园林界首个品牌工作室,目的是为了继承无锡盆景的特点,培育一批园林技术人才,整理研究锡派盆景的文化内涵。上海、扬州、苏州等地的盆景都有自己的流派,希望锡派盆景也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2011年、2015年我分别负责策划了无锡市第一届盆景展、迎“五一”无锡市第二届盆景展,在全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众多园艺爱好者都把自己的盆景送到公园参与展览,为普及园艺知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如今,在惠山古镇内,保存有晚清时期的盆景作品一件,以及一代代园艺人制作的盆景作品,这些传承了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盆景是前人的心血,我也希望以后能继续很好地传承下去。
这些年,我所带领的团队成员中一批年轻园艺工作者也渐渐成长起来,我的学生沈涛曾获2018年无锡市园林绿化行业盆景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019年“无锡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2020年江苏省盆景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等荣誉,现在已经成为景区的骨干。
现在生活节奏快,作为需要技术沉淀的一项专业,盆景艺术的传承也出现了缺少年轻传承人的情况。盆景是有生命力的,一旦养护了它,它就会一直跟着你。我对盆景倾注了太多的感情,现在,我最希望和期盼的就是能够有更多年轻人,对锡派盆景感兴趣,愿意学习继承锡派盆景的构造艺术,将锡派盆景文化传承下去。盆景艺术需要漫长的积淀,但要做成一样事情,就要承受孤独。认准一个方向,心无旁骛。
小时候我就喜欢看《海底总动员》,特别喜欢里面小丑鱼的萌趣形象。第一次见到斐济珊瑚的艳丽色彩,我就被深深迷住了。珊瑚有很多种类,它们的颜色真美呀,那种鲜活和未知感尤其令人着迷,兴趣使我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了解和陪伴它们,直到我自己造出一个又一个美丽梦幻的“海缸”小世界。 [详情]
2022-11-02 10:56:32 来源: 江南晚报
我叫王勇,今年46岁,无锡人。从颠勺的厨师到“钢铁电话连”的通信兵,从旅行社部门经理再到城市管网修复养护专家,虽然职业换了好几个,但我凭着吃苦耐劳、执着钻研的那股劲儿,不断自我突破。 [详情]
2022-11-14 12:40:04 来源: 江南晚报
我居住的祝塘镇是一个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米酒的地方。农历十月,正是做酒的好时节,乡间巷尾飘散着沁人心脾的酒香,酿出来的酒土话称为“十月老白酒”,甘甜平和之中饱含让人眷恋的乡土风味。 [详情]
2022-11-15 09:57:56 来源: 江南晚报
电视剧《警察荣誉》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可得从小事做起,这小事里面可有大学问。”派出所片警,平时接触的就是辖区“小事”,给老百姓解决“小事”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成长,找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详情]
2023-02-23 10:21:25 来源: 江南晚报
微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我最喜欢在工作室的门口支一张绣桌,晒着暖暖的太阳,让针线在指尖飞舞,看着雪白的绣布被一点一点添上斑斓的色彩,跃出各种灵动的人或物,内心无比欢喜。 [详情]
2023-04-11 10:32:06 来源: 江南晚报
我叫王世林,今年76岁了,湖光照相馆开在无锡的市中心,经常有人路过这里时,会说句“湖光啊,无锡照相业的老字号”,但也有很多年轻人对“湖光”不太了解,我就自制了块介绍“湖光”历史的展板放在橱窗里,也算是对无锡过往历史的一种传播吧。 [详情]
2023-05-15 09:08:48 来源: 江南晚报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