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13
08:42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标准公开启新程,创新发展展宏图。”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自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3万余项国家标准免费下载服务以来,国家标准在线浏览量已新增1100多万次、阅读量新增近400万人次,下载量新增350多万人次。这一数据背后,是企业对技术标准的渴求,更折射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标准化建设正从“幕后支撑”走向“台前赋能”。当曾经“锁在文件柜”里的标准文本成为人人可触达的公共资源,一场以标准为纽带的产业变革正悄然加速。
标准公开“促发展”。从“锁在柜中”到“一键下载”,标准公开释放万亿市场红利。过去找一份国标要跑断腿,现在点开手机就能下载。数据显示,平台开放后,制造业相关标准下载量大幅度增加,其中机械、电子、新材料等领域需求最旺。这种“井喷式”访问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标准化升级的迫切需求。标准是产品质量的“标尺”,更是打开市场的“通行证”。广东中山照明产业链集群的一些企业通过参与标准培训后,主动优化产品结构,并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LED灯具一次合格率大幅度提升;浙江温州低压电器企业通过参与电工标准培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合格率。积极参与标准培训,了解并遵循标准要求,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标准免费公开更是直接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
行业重构“立新规”。标准公开带来的是效率提升,更是重塑行业生态,打破“信息孤岛”。据报道,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近8万项地方标准,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协同标准实现“一网通查”。西宁市湟乐污水处理厂,设备通过调整生物处理单元停留时间及药剂投加量,同步满足青海地方标准与国家回用水标准;良品铺子全面执行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面包糕点中以天然发酵物替代化学防腐剂,门店复购率提升,物流损耗率降低。国家标准透明,促使企业回归产品本质,创新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催生出新的业态。
民生承诺“护家园”。从“舌尖安全”到“蓝天保卫”的公开承诺,体现民生温度和为民服务的高度。标准公开的民生价值巨大。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3月27日通报显示,我国已累计发布166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340余种食品类别,包含2万多项指标;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我国现行有效的国家生态环境标准为2357项,累计发布2882项,正在成为公众监督的“显微镜”。消费者扫描食品包装二维码即可对照国家标准查验营养成分标识真实性;环保组织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多地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居民甚至能查阅小区垃圾分类的地方标准,推动物业服务水平提升。标准公开让监管从“政府的事”变成“大家的事”。这种透明化既增强了社会信任,也倒逼企业将标准从“墙上文件”转化为“行动指南”。
“标准之光启智慧,高质发展铸未来。”当国家标准从“稀缺文件”变为“公共资产”,这场静悄悄的改革正在书写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注脚。自2002年以来,由中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从18项增加到816项。从企业车间到百姓餐桌,从技术创新到民生治理,标准化建设如同一条隐形的轨道,引导着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开阔的前景。标准并非高不可攀,它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说明书”。未来,随着更多标准走出“深闺”、拥抱阳光,中国经济的质量变革之路必将越走越坚实。(梁轩)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