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08
07:2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昨天(4月7日),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化身“击剑江湖”,2025年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在此开赛。这场由国际剑联主办的顶级赛事,吸引了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的1444名“少年剑客”,参赛规模创下新高。无锡小将韩晓萱、邹天一的登场,更让这场赛事染上了一抹“无锡亮色”。
无锡小将备受期待
本届锦标赛堪称“青少年击剑界的奥林匹克”。从7日到15日的9天比赛中,选手年龄覆盖14岁至20岁,分为少年组与青年组共18个项目,将决出66枚奖牌。来自法国、意大利、韩国等击剑强国的新生代选手齐聚太湖之畔,其中不乏上届赛事冠军和世界杯分站赛奖牌得主。
世界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从1950年开始举办,是一项由国际击剑联合会主办,面向20岁以下青少年举行的传统国际赛事。此次比赛分为少年组(14岁至17岁)和青年组(17岁至20岁)两个组别,少年组与青年组都包含男女花剑、重剑、佩剑个人赛,唯一不同的是青年组还有团体赛。
中国代表团派出44名运动员参赛。在少年花剑方面,中国队派出练意锋、倪子煜、邹天一、韩晓萱、庄馨逸、铁芷赫6人出战。其中,有2位剑客来自无锡。无锡小将邹天一尤为引人关注,这位2007年出生的少年剑客,在2025年1月的青年花剑世界杯分站赛中连夺团体亚军与个人季军,2月又在2025亚洲少年击剑锦标赛中斩获双料季军。“肯定有压力,但观众的呐喊声就是我的‘能量棒’。”邹天一笑着说。韩晓萱,这位无锡姑娘曾在2025亚洲少年击剑锦标赛中获个人花剑冠军,她说:“能在主场与国际顶尖选手切磋,是挑战更是机遇。”
解码城市新魅力
赛事入口处的“击剑数字艺术展”成为观众的打卡点。裸眼3D大屏上,作品《剑语》的灵感来自江南水韵,数字剑客在波光粼粼的水镜中舞剑,演绎“刚柔并济”的东方美学。另一部作品《对决》则通过AI勾画出水墨画的意境,将击剑的“瞬决”之美转化为流动的笔韵,让观众仿佛进入“剑气纵横”的武侠世界。
“这哪里是体育赛事,分明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秀。”一位来自加拿大的选手惊叹不已。策展人朱泓渊说,展览运用AIGC技术生成了10万帧动态影像,观众可通过体感装置“化身”剑客,与虚拟对手展开“穿越时空”的对决。希腊青年队选手直呼:“数字剑客的动作比真实比赛更具张力,这种创新让击剑精神有了新的表达方式。”
与数字艺术展相映成趣的是场馆内的“非遗文化集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精微绣作品丝线细如发丝,令外国选手啧啧称奇。留青竹刻传承人则用一把刻刀,在竹片上雕刻出《吴越春秋》的历史画卷,刀法行云流水,尽显江南文人的雅趣。
从“赛事承办”到“产业输出”
无锡与击剑的渊源可追溯至2018年,当年举办的世界击剑锦标赛让这座城市成为国际剑联的“中国首选”。此后,相关击剑赛事相继落户无锡,形成了“全级别、全周期”的赛事矩阵。
赛场上,“无锡元素”无处不在。从剑道到裁判器,从击剑鞋到电子计分系统,90%的赛事装备均由无锡本土企业威豪体育制造。该公司研发的无线裁判回放系统,能实时捕捉0.1秒的剑尖触碰,让判罚精准度提升30%。“我希望让‘无锡造’成为国际赛事的‘标配’。”无锡威豪体育总经理陆海荣表示。
目前,无锡市已建成30余个专业击剑场馆,50余所学校开设击剑课程,青少年注册运动员超万人。而赛事设备制造企业的崛起,更让无锡成为全球击剑器材的重要生产基地,产品出口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无锡不仅是赛事承办者,更是击剑产业的‘隐形冠军’。”无锡市体育局负责人说。
(晚报记者 璎珞/文 黄晟/摄)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