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07
06:36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向存量要增量,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是资源紧缺型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市作为自然资源部确定的43个试点城市之一,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形成了优化规划管控、创新土地供应方式、支持存量改造提升等多方面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举措,去年盘活存量用地1万亩,今年拟再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8万亩。
成绩值得肯定。但是,低效用地存量减少的同时,新的低效用地会不断产生、积累。因此,低效用地治理将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需要着眼长远,夯实基础,走常态化治理的路径。从政府层面看,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构建精准化的综合评价机制。可以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个维度入手,利用AI大模型,打通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孤岛”,搭建多维立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低效用地精准识别提供保障。综合评价范围既要涵盖城镇商业、服务业用地,也要覆盖设计、研发、制造等产业用地,还需包括农村宅基地、乡村配套等集体建设用地。综合评价内容应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量体裁衣,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模式。同时,要尊重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通盘考虑规划空间布局和年度监测情况,科学利用评价结果,因地制宜制定低效用地再开发实施规划。
构建制度化的政策体系。要在巩固已有政策成果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一方面,注重整体协同,对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低效用地治理政策进行整合,形成“一张清单”,增强政策正反双向激励的合力。另一方面,继续丰富差异化政策工具箱,比如,对涉及功能转换和混合用途的再开发地块,要研究制定可行的实施办法;对多元主体联合开发的项目,要形成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对需要进行土地整理、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再开发项目,要出台资金平衡策略;对“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案例,要提炼普适性内容,上升为指导性政策等。以此增强政策的配套性与灵活性,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支撑。
构建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低效用地治理事关营商环境、群众利益和政府形象,需要建立公正、高效、廉洁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对于低效用地认定、处置、供应等环节涉及的审批事项,要厘清政府部门间的相关职责和审定脉络,形成清晰的行政审批流程,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相关方跟踪、查询与监督。对于部门内部的事权流转要明确各节点的时序要求、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等内容,形成有序、顺畅、高效的操作流程。对于政策敏感性强、廉政风险较高的节点,应该设置“防火墙”、拧紧“安全阀”,确保运行环境“清洁”,系统运转“健康”。
期待无锡各地能够继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涌现越来越多的政策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做法,推动低效用地治理走向标本兼治的新境界。
(作者许大伟单位:无锡市自然资源学会)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