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06
08:5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今年寒假为社区青少年开展了一堂红色主题讲座。
口述:骆云彪
整理:记者 潘凡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每当这首激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响起,年逾古稀的骆云彪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从18岁应征入伍,到26岁光荣退役,8年多的军旅岁月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个画面都承载着他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回忆。
18岁怀揣梦想踏上军旅征途
我叫骆云彪,出生于1951年12月。1969年2月,年仅18岁的我怀着满腔热血,踏上了北上的军列,成为沈阳军区部队的一员。
初入军营,一切既新鲜又陌生,班长的话语犹在耳边:“穿上军装,就不再是老百姓。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严格的军事生活。从最初的难以适应,到后来的习以为常,逐渐融入了这种紧张而有序的生活。
那段时间,边境局势紧张,我们接到命令要奔赴前线,师里随时准备出战。每天早起打好背包,整装待发,军列24小时待命。每个战士都要整理好一个小包,不用的东西和写给家人的信包在里头,把家庭地址写在包袱皮上,集中存放在连队的小包库里,一旦牺牲,这就是留给家里的遗物。战友们情绪激昂,纷纷写下决心书、请战书,誓死捍卫祖国边疆。虽然最终军情缓解,但那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军人的责任,这大概是我离战争最近的一次。
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下到了连队,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我苦练执勤本领,牢记“执勤一分钟,警惕六十秒”的誓言,上岗、换岗、站岗及情况处置六步法都烂熟于心。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质,无论是野营拉练、武装越野,还是器械、擒敌术、射击,我都全力以赴,力求做到最好。
在部队积极奋进的氛围中,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军人的作风严格要求自己。1970年8月,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从陆地到深海,锻造钢铁意志
1970年10月,我通过严格的考核,被选调到了海军潜艇部队,从此与大海结缘。从陆军到海军,从陆地到海洋,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我出生在农村,来到海军后,才真正领教了大海的威力。在封闭的舱室里,晕船呕吐是常有的事,但靠着军人顽强的意志,我克服了晕船的痛苦。潜艇被我们称为“地下龙宫”,它的隐蔽性好,但潜艇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潜艇内的空间十分狭小,走廊里两人相向而行都需要侧身通过,睡觉还得用可拆卸式吊铺。更艰苦的是得忍受常年高温,温度最高的柴油动力舱平均温度有40多摄氏度,最高可达50摄氏度,其他舱室的温度也常年在30多摄氏度,所以艇员们都睡在“热气腾腾”的“热铺”上。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潜艇兵的生涯磨炼了我的心理素质,也锻造了我异于常人的抗疲劳和抗压能力。
军旅生涯是我一生的宝藏
当兵时,我们接受得最多的教育就是艰苦奋斗教育。连队经常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主题,讲述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那时,每个战士都有一个针线包,衣服和袜子破了自己缝补,头发长了互相理发。大家每月六七元的津贴还有节余,都会寄回老家贴补家用。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直影响着我,让我始终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
每一次出航,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无声的告别。“不要问我到哪里去,问了也不会告诉你”,这是我们必须坚决执行的政治纪律。“艇动三分险,生死一瞬间”,复杂的水下环境、看不见的敌人、突发的危急险情都会对潜艇造成巨大威胁,但在潜艇兵的心中,“怕死不当潜艇兵”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用行动作出的回答。
军旅生涯,是我生命中最激昂的乐章,也是我一生的无上荣耀!在陆军服役时,成为沈阳军区“五好战士”;转至海军,又获评东海舰队“五好战士”;退休后,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脱下军装志不改,国防传承献余热
即便脱下军装后,我也始终秉持“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退休不落伍”的信念,继续发挥余热。如今,我是梁溪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一员,也是锡澄新村社区的志愿者。退休后的这些年里,我一直活跃在宣讲一线,把当兵的故事分享给学生和即将入伍的新战友们。希望借此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增强爱国意识,努力学习,将来投身国防事业。
新兵初入营,我奔赴训练基地,给新兵讲述我的军旅生涯,激励他们坚定从军报国的信念;寒暑假里,我时常参与街道、社区组织的红色主题讲座,和青少年们分享当兵的故事和感悟,让他们感受老一辈军人的铮铮铁骨、英勇无畏。我也热心参与志愿服务,比如在世界儿童日时,走访慰问残障儿童,给他们送去温暖和鼓励;邀请青少年来我家探访学习,用亲身经历传承红色基因,让孩子们感受党的奋斗历程。
记者手记
在采访骆云彪老人的过程中,他分享的一段段充满热血与担当的军旅故事,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从陆军到海军,从陆地到深海,他始终坚守初心,用青春和汗水践行着军人的使命。骆老身上所展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对国防事业的无限热爱,深深触动着我。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骆老这样的传承者,将红色基因融入新一代的血脉中,让红色精神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