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5年专题 > 网络中国节·清明节 > 正文

惠山脚下过氏祭祖新修家训存入祠堂

2025

04/05

08:31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又是一年清明至,4月4日上午9时18分,惠山古镇景区过郡马祠内檀香袅袅,随着三声浑厚的铜磬鸣响,过郡马祠清明祭祀典礼开始,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就此展开。

  惠山古镇是江南祠堂文化的聚集地,坐落着百余座古祠堂,飞檐翘角间镌刻着血脉传承的密码,过郡马祠便是其中之一。这座复建于2007年的古祠,承载着过氏家族600余年的兴衰记忆。祠堂内,雕花梁栋间悬垂的族谱拓片泛着墨香,从迁锡祖孟玉公到第35世新生血脉,73册族谱如蜿蜒长河,记录着过氏宗亲从江南水乡走向五湖四海的迁徙轨迹。

  亮烛、上香、献花、敬酒、行礼,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无锡过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过红兴诵读祭文,过氏族人集体诵读《过氏家训》。“尽孝悌,务勤俭,诚祭扫,敦本业……”字字句句,在梁柱间久久回荡。

  这是过郡马祠内举行的第18次清明节祭祀,过氏宗亲还将新修的家训册页郑重存入了祠堂。家训新增了“创新兴业”“家国同心”等内容,体现了家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转化。

  “这不是简单的仪式,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过红兴回忆,“2017年清明,过氏祭祖仪式就上过央视节目《传奇中国节》。我们也在积极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找到创新表达方式,目前正在筹备将族谱数字化,用‘云端祠堂’连接更多游子。我们要让过氏族人传承祖辈精神、接续奋斗,过氏分会也将通过敬老、助学、帮困等做好家族文化的传承。”(李昕昕)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