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01
06:56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在江阴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和指挥调度声此起彼伏。李曦的办公桌上,一摞反诈宣传手册压着未拆封的眼药水,电脑屏幕上的预警数据不断跳动。这时是上午9点,李曦刚结束反诈宣讲返回。从派出所到反诈战场,从研判岗到宣讲台,江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女警李曦在藏蓝警服上绣出了鲜艳的“红”——那是身为刑警的忠诚本色,更是百姓心中温暖的守护色。
李曦,2012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江阴市公安局刑事警察大队反通讯网络诈骗中队二级警长,获个人嘉奖6次。
反诈阵地的“心理战专家”
在刑警大队,李曦是一名集研判、侦查、材料等技能于一身的“多面手”。由于具备丰富的派出所工作经验,口才又好,擅长做群众工作,她初到刑警大队就被委以重任——担任反诈中心的一线宣防员。宣防员这个岗位需要本着高度的敏锐性和责任心与受骗群众进行交流沟通,用最深入人心的语言把他们唤醒,知道自己身处“悬崖险境”。
2023年初春深夜,反诈中心的报警铃声骤然响起。“李警官,有位退休教师正要转账,疑似被骗,数额还不小!”接到指令,李曦抓起笔记本就往外冲,驾驶警车奔赴夜色。
赶到现场时,65岁的周阿姨正举着手机与骗子冒充的“上海警方”打着视频电话。李曦一个箭步夺过手机,画面里的“警官”瞬间黑屏。“他们说我涉嫌洗钱,要冻结所有资产……”老人眼里蓄满惶恐的泪水。李曦半蹲着握住老人冰凉的手,掏出自己的警官证:“您看,这才是真警察的证件,右下角有防伪水印。”
从晚上8点到凌晨4点,她与老人聊了一夜,从诈骗“剧本”讲到境外窝点,当老人终于卸下紧绷的心理防线,渐渐平复心情时,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伴着一夜雨声,李曦在笔记本上也“刷刷刷”地记满了17页纸,有骗子使用的话术,也有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李曦说,每一次劝阻都是一次学习,掌握骗子的手法和他们想要攻击的“弱点”,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的放矢。这样的“心理攻防战”,李曦每月要经历十余次。
宣讲台上的“追光者”
争分夺秒的反诈“赛跑”,有成功也有失败。李曦在一次次经历中总结得失,在反诈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断锻炼和精进着自己的能力。渐渐的,她将自己的反诈经历汇编成宣讲材料,把反诈故事带到学校社区,带到广场公园,带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为了提升宣讲水平,李曦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宣讲比赛,在实战和练兵的融合中寻找更高能力的突破口。那是2023年夏天的一次宣讲比赛,宣讲台的聚光灯在红色幕布上洒出星芒。这样的场面,虽然李曦已经经历过许多次,但由于连续熬夜处置警情,扁桃体已发炎红肿,握着话筒的手已微微出汗,但她仍然全力以赴。
“当我将拦截下的被骗款交到这名单亲母亲的手中时,她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情绪……”李曦的声音突然哽咽。这不是设计好的情节,而是她日日夜夜投入这份工作的真情流露。当讲述到结尾高潮部分,她扬起手中那枚警徽,金属光泽与眼角的泪光交相辉映。掌声中,大屏幕上打出了评委的评语:“有血有肉的真情,胜过万千技巧。”
2024年白露时节,又是一次宣讲练兵。李曦对镜整理警礼服,想起刚过世的父亲,那位总在她比赛前发“加油闺女”信息的老警察,如今已永远定格在黑边相框里。台下无人知晓,这个斩获二等奖的女警,在候场时曾躲进过道痛哭。但当她转身走向台前时,肩上的银色警衔依然坚强如剑。
“数据迷宫”里抽丝剥茧
那些被李曦编入宣讲稿的鲜活数字,皆是屏幕前熬出的结果:每场反诈宣讲,背后是十几个小时的数据梳理;每次精准预警的短信,源自上百次“模型”调优的碰撞。即便是深夜、休息日,李曦面前的电脑显示器上,依然在跳动着通话频次热力图、资金流向拓扑图和关键词云图。
在一起诈骗案件的侦破工作中,她连续7天泡在上万条通话记录里。“研究诈骗动态,要抓牢时间节点,如情人节、‘双十一’等——骗子利用节假日前人们期待、焦虑的心理实施诈骗。”她将最新提炼的21条“迭代诈骗话术”写进案件研判报告,并在一份宣讲PPT上标注大字:“骗子比你更懂心理学”。
为验证刷单诈骗新变种,她曾对数百起报案笔录做交叉分析,最终在“快递贺卡红包返利”类诈骗手法里拆解出多个诱导层级,据此设计出反诈“灵魂三问”——“要扫二维码吗?”“有天降红包吗?”“大额返利是真的吗?”
她编发的反诈预警短信覆盖47万人次,反诈宣讲足迹遍布江阴138个社区,协助侦破电诈案件35起,对受诈潜在群体劝阻成功112例……她用女子的单薄身躯,竭尽所能为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反诈“护城墙”。有人问她,作为一名还要照顾家庭的妻子和母亲,每天这么奔忙,有意义吗?她笑着指指胸前的警号:“择一事忠一生,打击犯罪和守护人心,本就是人民警察的职责,我无怨无悔。”(缪妙)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