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江苏首单!水生态产品“变现”在望

2025

03/31

06:24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山水资源不仅是大自然馈赠的瑰宝,更是开启绿色发展大门的钥匙。近日,宜兴在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领域迈出关键步伐,江苏省首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太湖西部区双桥村湿地群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的正式签约,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金融路径。

采收苦草。

  春日暖阳洒在太湖西部区双桥村湿地群,水面波光粼粼,水草摇曳生姿。6名身着连体防水服的工人正站在水中,熟练地拔着水草。这些看似普通的水草,实则是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小宝藏”。“这片水域100亩,种植的苦草迎来了收获期。它们既能净化水质,多余部分还能出售给其他水生态修复项目。预计亩均产量2吨,每吨市场价在2000元至3000元,总产值可达20万元至60万元。”宜兴市阅湖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志浩介绍说。

  这仅仅是水生态产品供给产品类收益的冰山一角,更可观的收益来自文化服务。目前,这里已开设无动力乐园、水上项目、茶室、咖啡店等,徐志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每年营业100天,日均人流量2000人次,人均消费50元计算,营收在1000万元左右。像上周末,人流量超过了3000人。”目前,团队正在积极探索更多实现水产品生态价值转化的途径。

太湖西部区双桥村湿地群。

  谁能想到,这片充满活力的湿地群,曾经是废弃鱼塘,长期堆放蓝藻,水环境与水生态较差。经过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这里成功蜕变为集游览观光、团建、生态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空间,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众多企业也纷纷入驻。通过对双桥港区域222400平方米水生态产品供给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3大类,以及水产品、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等8小项指标的测算评估,其增值量约为1048.5万元。

  “湿地群的建设让园区重焕生机,流量显著提升,也促成了全省首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的签约。”江苏省宜兴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任徐美勤介绍,项目前三年为孵化期,园区只收取土地租金,运行正常后企业每年将按照营业额的2%支付收益分红,用于反哺湿地的生态维护、工程运行等,实现湿地系统安全运行良性循环。(晚报记者 潘凡/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