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30
08:53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江苏取得历史性突破,有3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江苏全面发挥创新驱动的核心支撑作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中扛起重大责任、勇当开路先锋。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这项科学进展的贡献,是自上世纪30年代引力子概念提出以来,人类历史上首次观测到有引力子特征的准粒子;“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这项科学进展将核废料中锕系核素衰变释放的能量转化为持久电能,实现变废为宝;“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这项科学进展创新性地探索星系中心黑洞质量与星系冷气体含量之间的关系,向着解开星系生死转变之谜迈出关键一步。
据统计,2015年度至2024年度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江苏共有8项科研成果入选。成绩的背后,是江苏对基础研究的长期重视、对前沿科学的重点关注、对原始创新的大力支持。2024年江苏省政府新设规模24.8亿元的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开展首批3家“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改革试点,围绕战略性新材料、类脑智能、原子制造等领域实施67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省杰青、优青项目均达100项、实现翻番,推进省“应用基础研究特区”改革试点,加快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运行,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余项、居全国省份第一。目前江苏共有18家国家高新区,数量全国第一,率先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全省高新区以占全省6.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超过三成的地区生产总值、1/3的出口总额和1/2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江苏将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任务,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产业创新高地为目标定位。把高新区打造成重要创新策源地、高端产业主承载地、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地。大力鼓励高新区的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积极承接国家自创区新一轮改革创新政策试点任务,促进高新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苏州实验室加快前沿布局和体系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首个6G综合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建设全球首艘深远海绿色智能技术试验船;钟山实验室、云龙湖实验室稳健推进……构建实验室矩阵,统筹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优化布局,着力构建以国家和省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研设施等为支撑的重大创新平台体系。
基础研究久久为功,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勇担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的光荣使命,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主抓手,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奋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鑫曦)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