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祭扫高峰来临,“三清三关”要做到

2025

03/30

03:21

来源

江南晚报江南晚报

分享

  清明愈发临近,祭扫进入高峰期,森林防火的压力也随之提升。仅3月份,多地就发生了多起因祭祀引发的山火,其中有多人因此被拘留调查。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走访:不见火的祭祀多了

  在惠钱路的一处上山口,道路边已经挂上了防火的旗子,路口处有工作人员劝阻吸烟者熄灭烟头再上山。往上走不到十米,一条宣传文明祭祀的横幅格外显眼。在横幅旁,是一处集中祭祀点,用于焚烧祭祀物品。水泥制的墙体上有不少焚烧后的黑印,显然在此燃烧祭祀物品的人不少。此时,有一家人拎着祭品来到此处,年长的人从塑料袋中取出堆叠整齐的锡箔元宝,将其一只只分开,年轻人则在旁等待着。据其介绍,家中长辈有一处坟在山上未迁走,因此每年都会来此处祭拜:“山上拜过了,烧元宝就到这里来烧,防止火灾,我们理解。”继续往山上走,时不时会响起广播声,提醒登山者、祭扫者切勿抽烟、使用明火等。

  上山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山上尚有不少散坟,每年都会有市民前来祭扫,相比往年,不见火的祭扫变多了。“你上山,如果看到路边树枝上绑了彩带,或者地上插了柳条或者花的,就是有家人来祭扫过的。”工作人员介绍,多年前,市民来祭扫的时候或多或少会烧些元宝,为了防止火灾发生,他们就要时时关注,在居民走后去清理遗留的火星;近些年,这种情况已经极为少见了,需要烧元宝的会在集中祭祀点焚烧。

  数据:森林火灾多是人为因素引起

  从应急部门了解到,春季向来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时期,特别是祭扫高峰期更容易发生森林火灾。仅3月份,全国各地就发生了多起疑因祭扫引起的森林火灾,如3月21日,滨湖区荣巷街道、宜兴市丁蜀镇均发生了散坟祭扫引起的火灾。3月25日,安徽省庐江县也发生了因祭扫引起的山火。

  为何这一时期容易发生山火?记者咨询消防专家后了解到,从自然环境来说,积累了一个冬天的枯枝落叶提供了大量可燃、易燃物,加上气温上升,导致这些植被更加干燥,而今年的天气相比往年雨水较少,同样增加了发生山火的可能。人为活动在山火中占主要原因,“祭扫的时候没有处理好遗留的火星,随手扔的一个烟头都可能引发火灾。”

  提醒:祭扫时应“三清三关”

  据了解,在森林防火上,无锡市大力推进监测预警、通信保障、专业队伍、物资储备、林火阻隔、智慧防火等各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体系,提出到2025年底,重点森林分布区智能监测预警覆盖率达95%,无线通信指挥覆盖率达90%,林火阻隔网密度达21米/公顷,路网密度达19米/公顷,以水灭火工程覆盖率达85%,散坟集中区焚烧设施配置率达80%,森林消防政府专职队伍、森林防火专业队伍或半专业队伍配备率达100%。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应急部门提醒,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森林防火期。《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如果是故意纵火的,还可能涉刑事处罚。因此,祭扫时应做到“清杂草、清枯枝、清易燃物”,离开前“关火源、关香烛、关爆竹”。若遇火情,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并逆风撤离至植被稀疏区域。

  (甄泽/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