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30
03:1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原标题:拿下多笔省内首单,让水资源变身水产品衍生新业态
点水成“金”的宜兴密码
不久前,江苏省首单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宜兴落地,同时签约的还有4单交易项目。距离去年8月落地的江苏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不到一年,宜兴又一次先行先试,是思路的创新,更是作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生态自觉。着眼生态“好水”,宜兴点水成“金”成为江苏样板,背后藏着不一样的生态富民密码。
市场化参与,让“治水”有出路
如今漫步双桥村湿地群,连片的葱郁草地、澄澈见底的湖水映入眼帘,骑行与露营的游客往来不绝,成为宜兴的人气郊野公园。谁能想到,三年前此地还是杂草丛生、荒废破败的废弃鱼塘。为太湖打造生态屏障,2022年,宜兴投入1.1亿元在太湖岸线实施水生态湿地群打造。点滴的变化让曾经参与湿地建设的苏州人徐志浩倍感惊喜,他在双桥港流转了30亩土地,办起了生态农场。每逢周末,人流量可达千余人次。
经过两年的生态涵养,这块湿地愈加秀美。今年,徐志浩便有了二期投资计划。与一期流转土地不同,二期为湿地资源定价后再交易。定价依据何来?对照宜兴率先编制的《关于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核算,湿地价值增量1048.5万元。
“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找到了治理与开发结合点,是治水模式的革新。”宜兴市水利局副局长卢刚认为。下阶段,宜兴将把阅湖农场列入水文化研学路线中,同时打造未成年人实践基地,为项目引流。“三年培育期后,每年按照营业额的2%支付收益分红,其收益反哺湿地生态维护、工程运行等。”宜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任徐美勤说。
大胆“破冰”,一池碧水溢出新价值
宜兴共有21座水库、33座五万方以上塘坝。此次七里亭水上运动公园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项目的落地,赋予了水库新功能。多年来,宜兴的水库一直停留在防洪安全、蓄水灌溉等公益性功能上。这一次大胆的尝试,让水库有了溢出价值。
去年10月,七里亭水库更新改造工程完工。新建的大坝防护栏、大坝外坡草坪绿化、停车场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不仅防洪和灌溉功能明显增强,也成为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新景观,好的环境资源成为我们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开发维护水库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张渚镇水利站夏鹏飞介绍。
“打造长三角首个‘水生态运动经济’转化样板。”伍浪水上运动俱乐部(宜兴)有限公司股东蒋佳能说。水上运动对水质、水深要求严苛,七里亭水库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他一眼相中,投资2000万元重点开发尾波冲浪、卡丁船、摩托艇自驾等8类水上运动。后期计划配套露营区、UTV越野场地及餐饮服务设施,形成“运动体验+住宿度假+生态观光”产业链。
南门村党总支书记孙伟强对项目充满了期待,粗略估算,运营期年游客量可突破7万人次,除了能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还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个,促进本地餐饮、民宿产业联动发展。
资源变现,“好水”催生新业态
宜兴善卷村地处宜南山区丘陵地段,村庄分布相对分散。过去,村里的上东水库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水缸”,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百姓饮用水问题。如今,供水管网进村入户后,上东水库成为扮靓村庄“颜值”的一张“名片”。随着除险加固改造工程实施,水库周边环境提升,让善卷村在水产品生态价值转化上敢想敢做,真正将资源变现,让“好水”催生出了新业态。
此次智能化水厂项目的落户,让小山村打通了“生态治理—价值评估—市场交易—反哺治理”的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善卷村党总支书记李为清介绍,依托水库生态资源优势,建设年产5万吨的智能化水厂,同时以水文化为主题,设置水资源净化科普展厅、互动体验区及网红打卡场景,开放水处理全流程参观通道,打造工业旅游特色项目。
联合英国REWILD公司,善卷村还将围绕上东水库周边打造生态亲子森林基地,建设森林探索区、沙滩溪流区、田园生活区等内容,延伸善卷洞景区“地质奇观+人文历史”的文旅内涵,构建“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治理示范样本。依托项目带动,善卷村还将联合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打造特色“三农”课程,新开辟一条长2.5公里的登山森林穿行步道作为基地野外登山拉练路线,项目收益将主要用于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和环境整治,实现生态修复、教育赋能、产业造血的良性循环。
(蒋梦蝶)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