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9
08:27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当亲人离去,悲痛与无措常令人难以承受。如今在无锡,一张拭泪的纸巾、一段承载回忆的旋律、一方寄放思念的守灵空间,正为生命终点注入人文温度。近日,无锡市殡葬服务中心推出系列创新服务,让告别仪式从冰冷的流程升华为温暖的情感疗愈。
新设守灵中心,专业抚慰化解丧亲之痛
无锡市殡仪馆告别大厅一侧,五间以白纱、绿植与木质家具装点的守灵室悄然投用。来自徐州的费仲介绍,亲人在锡因车祸意外死亡,有了守灵中心,亲友们能赶来见逝者最后一面,在这里完成所有的后事。除了给异地的逝者家属们提供了治丧方便,一些本地的家庭也选择了在这里守灵。前不久,市民杨先生与家人告别的最后一站也放到这里。据介绍,老新村里上下楼不方便,为了避免给邻居们带来影响,也为了减轻家中其他长者的悲痛,他们选择了守灵中心。目前,这五间守灵中心,使用率达到80%,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守灵中心的服务构建起“遗愿预嘱—临终关怀—身后抚慰”的完整链条,也让家属们对厚养礼葬的现代殡葬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每周三,社工杨雨虹和王茜都会来这里进行哀伤辅导,他们会静静地听家属讲述内心的悲痛,给予支持。据介绍,他们平时在医院的肿瘤科为病人进行安宁疗护。杨雨虹对她曾介入安宁疗护的逝者朱先生印象深刻。朱先生生前希望丧事从简,但担心家人被世俗所捆绑,过于铺张浪费。他让杨雨虹录制了自己的遗愿,让亲人们不要到时再起争执。杨雨虹帮他安排了一场家庭会议,让家属们了解、遵从朱先生的遗愿。在朱先生去世的三天前,社工和医护人员为他安排了一场温馨的结婚27周年纪念仪式,让他有机会对陪伴多年的妻子道一声爱、一声别、一声谢。家人们最后也按照朱先生的遗愿,为他选择了树葬,让他与人间青绿常伴。
个性化告别与普惠升级,构筑温情网络
在一般人的眼里,殡仪馆的哀乐总是那样沉重。今年,市殡仪馆推出了一些个性化服务,通过场景定制让送别不再冰冷。比如,告别厅不一定要播放统一的哀乐,也可以应家属要求,选择《天空之城》等舒缓的轻音乐,甚至可以自带合适的曲目来播放。在守灵中心,家属可以委托工作人员将一张张照片制作成人生小电影,将生命故事影像化,在守灵中心与亲友共同追忆往昔。
今年,青城公墓依旧推出免费“代祭扫”服务,通过云端祭祀破解时空阻隔,让追思之情如约到达。据悉,已有一些远在国外和异地无法赶来的家庭选择了这项服务。有些比较讲究的家属,会请外卖小哥专程送一大束鲜花,请公墓工作人员放到墓前,工作人员会提供现场祭扫、擦拭墓碑、摆放鲜花等全程服务,并拍摄视频发送给远方的亲人。
在清明期间,市殡仪馆骨灰寄存楼福宁阁将免费提供鲜花。前来祭扫的亲人可自行领取,将鲜花摆放于亲人的灵位前,寄托哀思。在殡仪馆的广场上,新设便民咨询服务岗亭,提供惠民政策宣传和解疑答惑服务。同时,定期有律师前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在告别礼厅前广场上,新划设了残疾人车位,方便腿脚不便的残疾人或年迈的老人乘车直达。社会化殡仪服务项目中,针对规模较小的家庭,如果前来追思的人员较少,馆内将免费为他们提供一间小型告别厅。另外,针对无锡市市区户籍且不享受一次性丧葬费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推出基础保障型免费服务,免除金额约为4600元。
(记者 黄孝萍/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