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以“行动”强力,撑起个人信息“安全伞”

2025

03/29

11:08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28日发布公告称,2025年,将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

  个人信息安全是网络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160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万物互联在让我们享受数字化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也不容忽视。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剑指App违规收集、人脸识别滥用等数字时代顽疾,将以“行动”强力彰显重拳治乱决心,传递守护数字时代公民权利的温度。

  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稳定的治理。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法律保障。法治不是“稻草人”,而是带电的“高压线”。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以“法”为剑,直指“非必要收集”“强制授权”等违法乱象,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治理效能,让“最小必要”“告知-同意”等原则真正成为保护个人信息的铜墙铁壁。

  强化技术赋能,提升防护能力。在数字洪流中守护隐私,技术是最硬核的盾牌。专项行动推动的“数据加密”“匿名化处理”等技术落地,如同给个人信息穿上“防弹衣”。实践中,一些电商平台通过差分隐私技术实现精准推荐却不留用户痕迹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完全能与商业需求共生共荣。以“技”制“技”,让技术从“收割工具”变为“保护利器”,安全防线将坚不可摧。

  构建共治格局,凝聚监管合力。个人信息保护不能仅靠政府单打独斗。当前,监管部门搭建的投诉举报平台,正在激活公众监督能量;行业协会发布的合规指南,正在引导企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守护”。我国“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公众参与”的共治模式加速形成,让违法者无处遁形。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治理各类典型违法违规问题,则将让个人信息保护更加精准有力,也能更见成效。

  培育自律生态,厚植信任土壤。某出行平台主动下架“默认勾选”功能,某金融机构开发“隐私仪表盘”让用户实时掌控数据流向……实践表明,保护个人信息绝非成本负担,而是赢得用户信任的“金钥匙”。当行业从“逐利优先”转向“责任优先”,数字经济的根基将更加稳固。此次,四部门将“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从严处理”,势必能有效推动平台自律,为“行动”强力多添力。

  数字时代,守护个人信息就是守护每个人的尊严与权利。专项行动既是对违法者的警示,更是对全社会的承诺:让技术向善而行,让法治温暖人心,让数字中国始终飘扬着安全与发展的旗帜。(吴熙)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