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名医团 > 正文

致敬,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绽放

2025

03/28

13:5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3月25日,在无锡市遗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内,晨光穿透薄雾,洒在镌刻着数百个姓名的纪念墙上。无锡市红十字会在此举行“生命·希望—2025年无锡市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共同祭奠和缅怀为医学教育事业和他人生命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捐献者们。来自全市遗体、角膜、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报名捐献的志愿者代表、医学院校师生、医护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当天,作为遗体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64岁的企业退休人员钱敏华在活动现场做了发言。回想以前,她曾想进行遗体捐献登记,却遭到了丈夫和儿子的强烈反对。直至2018年,自己的亲哥哥和丈夫的亲叔叔,两位至亲临终前将遗体和眼角膜进行了捐献,丈夫和儿子才慢慢体会到了捐献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白了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的大爱之情。2024年,她和丈夫毫不犹豫进行了遗体捐献报名登记。“当我们面对死亡时,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谢幕生命?”钱敏华在与邻居和朋友们聊天时,经常会对这个生命议题进行探讨。如今,不少邻居和朋友也在她的影响下纷纷加入遗体捐献志愿者队伍。

  在志愿者纪念碑旁的姓名墙上,钱敏华俯下身去,指尖摩挲过纪念墙上的两处亲人的名字,不时擦一擦眼角流出的泪水。“逝者已去,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生命再次绽放,很伟大。”钱敏华说。

  怀揣感恩之心,现场一位接受了器官移植的小患儿宁宁的父亲也来到了现场,讲述了那段经历了痛苦、绝望又再次看到希望的故事。2021年,女儿宁宁因肺部严重疾病,生命垂危,正是一位陌生人无私的双肺器官捐献,救了女儿的命。如今,宁宁已经重回校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尽情享受自由呼吸的快乐。

  苍松翠柏之下的纪念园庄严肃穆,全体人员面向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碑深深鞠躬、默哀悼念,江南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代表也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轻轻诵读诗歌《生命礼物》,向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器官捐献者和“无言良师”们致敬。

  云端寄哀思,致敬捐献者。记者现场获悉,3月15日—4月15日,无锡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上还同步开通了“线上缅怀”专栏,市民可以关注“无锡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点击“线上缅怀”祭奠亲人。

  从市红十字会得知,自1993年正式启动遗体捐献工作,2011年起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今年2月,全市累计报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超4.2万人,报名角膜捐献志愿者超1千人,累计实现遗体捐献564例、实现器官捐献148例、实现角膜捐献362片。(葛惠)

  链接:

  谨为生命,传递美意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诚挚邀请您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方式如下:

  微信登记:关注公众号“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点击“志愿登记”进行登记。

  网站登记: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www.codac.org.cn)进行登记。

  现场登记:前往当地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机构或登记站书面登记。

  无锡市红十字会捐献热线:0510-85055792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