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太湖潮 > 太湖e评 > 正文

从落叶到落花,“缓扫”流淌温情

2025

03/28

09:34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当春风拂过,樱花、海棠、玉兰纷纷化身“空中舞者”,铺就一地的粉白嫣红。可这美景却常因环卫清扫而成“限定版”,“让落花多留一会儿”的呼声此起彼伏。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公园绿地试点实行“落花缓扫”政策,为市民和游客留住这份“春日限定”。

  缓扫令一出,市民们或驻足赏花,或拍照打卡,享受着难得的春日浪漫。事实上,清扫缓一缓,美景留一留的人文之美并不止于此。近年来,与“落花缓扫”相类似,不少地方在秋冬时节实行“落叶缓扫”,为市民留住“缤纷斑斓”限定美景。如南京在2017年开始就提倡“落叶不扫”,让市民在季节的萧瑟中多了一些浪漫的生活仪式感。从落叶到落花,“缓扫”中的人文之暖温情流淌。

  一“缓”一“留”,彰显城市治理的温度。“落叶缓扫”并非“落叶不扫”,而是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马鞍山市对落花采取“缓扫令”,让“花瓣地毯”引市民驻足流连。这种“缓”,是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追求“一尘不染”到包容“自然之美”,从“一扫而光”到“精细保留”。正如北京市对落叶实行“只捡垃圾叶不扫,天晴不扫雨后扫”的灵活管理,既留住了秋色,又确保了道路安全。

  一“叶”一“花”,承载人文情怀的厚度。落叶与落花,是自然赋予城市的诗意礼物。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意境,陶渊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田园画,在“缓扫”政策中得以重现。南京颐和路、上海思南路,落叶铺就的“黄金大道”成为市民镜头里的“限定款”浪漫;马鞍山“落花缓扫”,让人们镜头里的“花瓣雨”更有层次感……对自然之美的珍视,让城市有“颜值”,更添“气质”。

  一“景”一“情”,激活生态文明的活力。“缓扫”政策背后,是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落叶腐烂成肥,滋养土壤;落花化作春泥,孕育新生。这种“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让城市绿化从“单纯观赏”走向“生态养护”。宜昌市对落叶实行“厚薄不均及时扫,堵塞下水迅速扫”的精细化管理,既保留了秋景,又避免了安全隐患。在“落叶缓扫”中兼顾诗意与卫生,让生态文明与全域文旅有了创新表达。

  一“城”一“人”,共绘美好生活的图景。“缓扫”政策实施以来,市民成为城市治理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从重庆南川区市民在“五彩落叶”中自发组织户外活动,到马鞍山市小朋友嬉笑着扬起花瓣,城市治理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城市管理者以“缓扫”为切口,让市民在快节奏生活中找到亲近自然的契机,让城市在发展中留住人文底色。这种“双向奔赴”,无疑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缓扫”政策让落叶与落花不再匆匆退场,让城市在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中绽放独特魅力。当城市治理的温情与智慧浸润每一寸土地,生活的诗意便在这缓缓清扫的节奏中,悄然生长。(吴熙)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