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6
11:4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你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无论从哪颗星来,我都欢迎!”这是市关工委报告团成员王巨榛独特的迎客方式。他的家门上贴着欢迎语,下面还贴了八大行星的科普知识、磁吸贴以及他创作的《太阳系行星轨道记忆图》。近日,他向记者展示了诸多珍藏的“宝贝”,讲述带着它们开展科普的经历。热心公益科普教育40余年,82岁的王巨榛以独特人生经历为“教材”,在一批批青少年的心中播撒科学的“火种”。
他的科普课堂“吸粉”无数
“这是我刚收到的中国邮政在国际数学日发行的《数学之美》首日封,拿给老师们看看,也许他们课上用得着。”3月17日,王巨榛手中拿着首日封从无锡市尚贤融创实验小学返回家中,满脸欣慰。尚贤融创小学教师李甜说,办公室的老师们听了他的讲解后纷纷拍照存档,并计划上课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学生。
“我希望能和同学们一起看到中国人登上月球。” 2023年10月,王巨榛为尚贤融创小学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时道出了自己的心愿,台下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他。“王爷爷公益科普的热情很高,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和他互动。”这是李甜的同事王芸芸对王巨榛的印象。她还记得,王巨榛有一个如同百宝箱一样的包,讲座中他会接连不断拿出收藏的航天模型、报刊等物品,讲述过往故事并分享最前沿的科技知识,令学生着迷不已。“我们知道他那段时间身体并不好,让他缩短讲座的时长,老人家还不答应。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王芸芸说。
王巨榛课堂的吸引力有多大,我市很多青少年都感受过。从小喜欢观察日月星辰,大学绘制太阳系图表,就业后创作《太阳系行星轨道记忆图》,阅读、收看大量国内外科普文学作品,密切关注人类航天活动进展,展望人类登陆火星……无锡市雪浪中心小学许舍分校的学生在听了王巨榛主题为“追逐梦想,探索深空奥秘”的科普讲座后,被他丰富的经历、详尽的资料以及生动的讲述折服。“王爷爷讲得非常有趣,让我知道要探索更多未知的太空知识,要更加勤奋地学习,锻炼好身体。”学生郑明义说。
“在第一次切切实实望见火星时,我和你们差不多大。会因为听说某一天是十几年一遇的火星离地球最近的一天,凌晨5点站在院子里望天寻找火星。”王巨榛2023年在无锡市长安中学开设科普讲座时,神采奕奕地分享自己年少时的趣事。学生听了他的讲述,难掩心中激动,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想。“这位年轻时奔走在科研一线,退休后坚持公益科普的老先生,为我们科学启蒙发光发热。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堂课我听得十分认真,心里冒出了要为天文学贡献力量的想法。”
讲好科普内容他有“秘诀”
去年11月14日,王巨榛为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舟来舟去,嫦来嫦往——中国航天新的发射”的科普宣讲,让学生顾金星念念不忘。让她印象最深的是,王巨榛将科普与自身经历结合,让学生们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加深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玉兔二号登上月球背面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家人为他庆祝生日专门寻找了一个玉兔号模型放在生日蛋糕上。他从玉兔号模型的由来讲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再到国家航天事业的最新进展,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我太佩服他了!”她赞道。
王巨榛的科普课堂总是流淌着时光的故事。把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融入科普,正是他深受欢迎的“秘诀”。
退休前,王巨榛是一名从事微电子相关工作的高级工程师,热心科普、环保、阅读写作等活动。开展公益科普数十年来,他每天看书、上网搜集各种资料,持续更新知识库。他拿出一本名为《诗经植物图鉴》的书,边向记者展示边感叹:“没想到这么大年纪的人还会追星吧。”原来,他在阅读中认真做摘记,并整理成表格,表格里包含133种植物。2018年,书籍作者潘富俊来无锡作报告,王巨榛认真倾听,最终如愿以偿与作者有了交流。“还有1991年我在香港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展’担任讲解,我与任新民院士、叶培建院士相遇相交等经历,都为我科普提供生动鲜活的内容。”他说。
王巨榛家的书房里放满了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等各类书籍、资料,以及搜集的各种昆虫、植物、矿石标本、航天模型等,如同一个小型博物馆。“这些东西都是我开展科普时的教具,”他指一张图说,“《太阳系行星轨道记忆图》,是我1980年创作的,2023年拿到了版权证书。”数十年来,这张图成了他随身携带的教具之一,让众多青少年轻松记住行星轨道次序。
从幼儿园大班幼儿到高校在读研究生,王巨榛的听众年龄层广泛。作为一名严谨的科普工作者,他在每次讲课前都会仔细了解听众的年龄和需求,做好充足的准备。3月底,他要去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开展科普讲座,最近正在认真准备资料。
青少年听了他的科普讲座后思考、探究,是他最高兴的事。某次讲座后,王巨榛收到了一位同济大学在读研究生的感谢信。信中写道,听了演讲,他感受到了王巨榛身上有一种积极向上、热情豪放而又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人格力量。他愿意聆听王巨榛的教诲,投入到民族、国家的事业中去。王巨榛说:“科普工作给了我忘我的体验,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通过科普让更多人提升科学素养,激发爱国热情。”
(陈春贤、高宇 图文报道)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