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6
06:53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3月23日,参赛选手在比赛中。(还月亮 摄)
无锡悄然完成了一场“马拉松经济”盛宴。3月25日,无锡市数据局、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锡马期间,赛事直接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达5.05亿元,同比增长78.2%,创下历史新高。这笔“经济账”的背后,是无锡用11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赛事+旅游+消费”闭环。
虹吸效应
近43万人报名 酒店一房难求
429447人报名、3.5万人参赛的规模,使锡马成为继武汉马拉松之后的国内第二大热门赛事。参赛者中,84.2%的人来自外地,其中跨省参赛者达19787人,省内其他城市参赛者3725人。
这种虹吸效应直接带动了消费市场。3月22日至23日,仅滨湖区就接待了243.3万人次的外来访客,较前一个周末增加18.9%。太湖大道沿线的酒店被提前3个月预订一空。叠加赏樱季及双休日,不少拖家带口的跑者选择在无锡连住几天,顺道游玩。来自天津的65岁跑者李桂春说:“我在湖滨饭店住了两晚,感觉就像住进了江南园林,蠡湖、摩天轮、落日,太美了。”
5.05亿元账单
跑一场锡马 吃空一座城
“跑一场锡马,吃空一座城。”这句调侃背后,是实实在在的5.05亿元收入。数据显示,锡马前后,无锡的餐饮消费达1.44亿元、住宿消费3.01亿元、交通消费2111万元。此外,会展服务收入达1354.3万元,王兴记的直播间卖出了10万只粉色小笼包,销售额接近40万元。
海岸城、万象汇等商圈的单日人流量突破5万人次。“我们提前准备了樱花主题文创产品,3天时间就卖了80%。”万象城一家文创店的负责人说。这种消费热情延续到了赛后,这几天,鼋头渚的樱花雪糕日均销量达13万支,三凤桥的酱排骨真空包装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00%。
中国马拉松专家张思杰说,赛前囤装备、赛中补给、赛后旅游形成了完整的消费链。这种效应在中年跑者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占参赛人数的60%,人均消费达3000元,成为“赛事经济”的主力军。
“跑”出旅游热
从参赛者到深度游客
“我安排了3天的旅游日程。”这几天,来自云南的跑者青青带着父母畅游无锡。赛前,她参考了马未都的无锡之行,规划了旅游行程,鼋头渚、惠山古镇、清名桥成为她的打卡地。这种“跑马+旅游”的模式,使无锡的旅游收入达到885万元。“最美樱花季”的盛况,让鼋头渚毫无悬念地登上了外地游客到访景区客流榜的首位。锡马当天的下午3时左右,鼋头渚景区涌入5万人次的游客,清名桥古运河景区接待了2.2万人次,惠山古镇则有1.8万人次。
从赛道串联起鼋头渚、蠡湖、尚贤河湿地,到“乐游无锡”消费券覆盖吃住行游购,无锡将“办赛事”升级为“办城市”。今年锡马用5亿元的经济账证明:当樱花遇见马拉松,流量便能转化为“留量”。无锡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锡马早已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而是无锡城市品牌的一次盛大展示。这场赛事的经济账背后,是城市软实力的精准输出。无锡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让跑者们从“参赛者”变成了“深度游客”。
(晚报记者 璎珞)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