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6
07:02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3月24日,无锡蓝系列园区获评第二批国家级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在住建部官方网站进行公示。25日,该项目的“社会企业投资+运营”模式获得《人民日报》“点赞”。据悉,这是无锡市唯一上榜的城市更新案例。
政府支持引导—国企提供存量资产—民企投资运营,蓝系列园区以社会资本100%投入、政府零资金投入的方式进行,民营企业自筹资金实施园区整体改造,与厂区原产权人签订长期租赁合同,通过“租金+物业+增值服务+收益分成”的盈利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在无锡打造了老旧街区市场化更新的锡山模式,实现了闲置载体资源的有效盘活利用。
“在改造之前,老东街地块一大圈已经破败不堪。”东亭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蓝湾1917文旅街区改造前,曾经热闹繁华的老东街地带是一处“城市伤疤”。项目所在地原为无锡轻工冶炼厂、凯利针织厂、二泉针织厂、东亭五金厂等一批诞生于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工业遗存,还有部分老旧单体建筑和民居,总建筑面积超33000平方米。蓝系列园区采取片区统筹更新的模式,对相关的工业遗存、老旧建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打造集科技研发、文创办公、商业配套、生活休闲、潮流打卡于一体的综合体,包括项目一期蓝·1956科技文化创业园、二期蓝·1982数字文化工业设计园、三期蓝湾1917文旅街区。
项目实施时,强调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通过整合文旅、科技、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城市的品质和活力。走在蓝湾1917文旅街区中心位置的千年迎福桥上,古韵新风扑面而来。非遗花道馆、网红咖啡、老字号小吃店遍布街区,成为市民们的流连之地。“我们最想找的地点就是既要交通便利,又要能体现历史文化底蕴。”吴韵花道负责人刘若瓦说,街区的文创氛围和小而美的建筑形态,特别契合花道馆的定位。目前,园区平均出租率超过90%。
(陶洁/文、摄)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