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3/23
08:58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3月17日下午,全国两会刚刚落下帷幕,习近平总书记便开启了地方考察之行,首站选定贵州。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已是总书记第三次踏上贵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此次深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书记的脚步不仅彰显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对民族工作的深切关注,更如强劲号角,释放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鲜明信号,为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与坚定信心。
当道路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让偏远山区不再偏远,与外界紧密相连,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特色农业蓬勃兴起,雷山县的茶叶产业便是典型代表。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培育出的茶叶品质优良,通过标准化种植、现代化加工,产品畅销各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叶子”,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稳健发展;当侗族大歌不再局限于深山里的传唱,而是走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走上舞台,在聚光灯下大放异彩,焕发新的生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华丽转身,恰似全国民族乡村发展的缩影,全国各地的民族乡村也正以民族文化为翼,在新时代振翅腾飞。
在“政策+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传统手工艺与文化产业携手迈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以新疆和田地区为例,当地政府极具前瞻性地设立了专门的手工艺传承基地,从场地提供、技术培训到资金扶持等多方面,为维吾尔族传统艾德莱斯绸的传承与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如今,众多时尚品牌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精准捕捉到艾德莱斯绸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其巧妙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在内蒙古地区,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及时注入,助力马头琴制作工坊不断扩大规模。随着草原文化旅游热的兴起,市场需求激增,马头琴制作从传统家庭小作坊逐步转型升级为产业化生产。这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就业,还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让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璀璨夺目。
“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沉睡在民间的瑰宝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整地保存了纳西族的传统建筑风格与生活习俗。当古老神秘的东巴文化从书本的文字记载走进现实生活,通过东巴象形文字展示、东巴舞蹈表演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丽江的旅游内涵,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再看广西桂林的龙脊梯田,那气势磅礴的四季景色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农耕文化、民俗节庆文化完美结合,从传统的梯田农耕体验,到创新举办的民俗文化节,一系列传承中创新的活动吸引大量游客驻足,龙脊梯田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在国家战略的有力引领与各级政府的精准施策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各地需进一步深耕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将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巧妙地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让古老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舞台上稳步前行,开启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窦梅)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