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2/25
06:5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锡,一座充满温情、包容的城市,生活着无数外乡人,日子长了,他们爱上了这座城市,融入了这座城市。他们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用善举温暖着这座城市。苏同贺原本是一名外地来锡的打工人,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因为一次善举,他成了众口赞誉的英雄。“无锡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无锡见义勇为快递员”“最美小蜜蜂”,这是现在他身上的光环。不过,他还是他,普通平常,辛勤工作在快递员岗位上,热心助人,捐献干细胞、无偿献血,用一次次善举温暖人心,感动你我他。
英勇扑火众口赞
苏同贺的见义勇为故事发生在2019年8月8日。是时,他是京东无锡沁园营业部的一名快递员。每天早出晚归,风里雨里,奔波在街街巷巷。这天上午10点多,苏同贺来到梁溪区红星桥堍某小区23单元8楼送快递。一出电梯门,他就感觉不对劲,一股浓浓的烟火味扑面而来,刺激、呛人。
“是哪里着火了?”苏同贺敲开收货住户门,没有发现火情。
“万一有火情,楼里的住户们就要遭殃了。”这天是星期四,楼里的人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幼儿。苏同贺没有一走了之。23单元共10层。烟火味是由下向上蹿的,苏同贺脱下外套捂住口鼻,顺着步行楼梯一层层向下查看,在5楼楼梯间,只见一大堆杂物正在熊熊燃烧,火苗蹿起2米多高。苏同贺当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
苏同贺返身上楼,从5楼到10楼,挨家挨户敲门招呼大家赶紧转移到楼下空旷处。通知住户们转移后,苏同贺又冲到负一楼找到两个灭火器,返回起火的五楼扑火。无奈火势太大,无济于事。楼下传来消防车的警笛声。苏同贺凭着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前去引路。在消防队员和公安民警协助下,大火很快扑灭,居民无一受伤,财产得以保全。
从发现火情到楼上楼下通知居民,再到协助扑灭火情,前后15分钟,23单元的居民避免了一场灾难。居民们纷纷拉着苏同贺的手表达感激之情。苏同贺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笑着说:“小事一桩,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有快递要送,先走了。”他在众人的赞扬声中驾车离开现场,奔向下一个送货点。
梁溪公安分局及时认定苏同贺的见义勇为行为,梁溪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第一时间给予奖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评选他为“无锡见义勇为快递员”。在2021年召开的无锡市第六届见义勇为先进表彰大会上,苏同贺被市政府授予“无锡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
京东物流集团对苏同贺的见义勇为行为给予高度肯定。2019年12月,苏同贺应邀出席京东物流集团的年会,被授予“救火英雄”称号,并给予重奖。2020年“五一”节前夕,无锡市总工会、共青团无锡市委员会、无锡市邮政局联合授予12名快递员“最美小蜜蜂”荣誉称号,苏同贺获此殊荣。
14年献血7000毫升
2024年12月18日,在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市红十字会举行的礼遇成功捐献干细胞志愿者捐赠仪式上,苏同贺作为捐献者代表得到了礼遇。
1983年出生的苏同贺老家山东菏泽,2007年来无锡,至今已18个年头。18年来,他辗转当过工人、快递员,如今是中国邮政的快递揽收员。凭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他在无锡有了老婆孩子热炕头,还买了房、购了车。他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很满足,他感恩生活对他的厚爱,感恩社会对他的包容。一心想着多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什么。
侠肝义胆、豪爽大气、乐于助人,山东人的性格特质刻在苏同贺的骨子里。2010年7月的一天,他在街头看到一辆志愿献血车,当即就有了献血的冲动。从此,他踏上了绵延至今的无偿献血之路。截至2024年12月,他已累计献血7000多毫升。要知道,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才4500—5000毫升。他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苏同贺说。
苏同贺还是一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那是在2020年5月的一次献血中,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拯救他人生命。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毅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岁月匆匆,转眼4年过去,2024年4月3日,苏同贺接到了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年幼的患儿配型成功,他毫不犹豫表示愿意捐献。2024年6月20日,他赴南京定点医院,成功为一个1岁多的白血病患儿捐献了200克造血干细胞。一个幼小生命得以重生。赴宁前,梁溪区政府、市红十字会和他所在的公司专门为他送行,向他致以敬意。
据了解,苏同贺是无锡市第11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面对记者的采访,苏同贺这样说:“我是个平凡人,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多么朴素、朴实的语言,却是世间最珍贵、最动听的语言。
苏同贺的大义大爱行为并非偶然。从小到大,他在英雄好汉故事的熏陶中成长。来到无锡,被现实中的平民英雄打动。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无论是工厂、还是快递公司举行的救火抗灾培训,他总是积极参加,认真记录,反复领会。所以他在遇到火情时,能临危不乱,沉着冷静。送快递途中,遇到他人有难事、急事,他总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一次,苏同贺驾车送货途中,远远见慢车道上围着一群人。他放慢车速,到现场一看,只见一名男子倒卧在地,旁边横着一辆电动车,疑似突发急病。众人正在讨论怎么办时,苏同贺果断下车,喊人们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自己则拨打110报警电话。这时,倒地男子手机来电,屏幕显示是亲情号码,他及时接通电话,仔细询问了患者是否有基础疾病等相关情况。急救车很快抵达,苏同贺将相关信息告知急救人员后才离开现场。
苏同贺做好事成习惯。看到大雨造成积水,他会冒雨疏通,清除堵塞下水道杂物;但凡马路上有障碍物,他会想方设法去排除;目睹有人为琐事争吵不休,他会充当调解员,直至双方情绪缓解……
好事做了一大堆,苏同贺却从不对人提及,直至他评上先进,记者采访,追根究底,才被一桩桩挖掘出来。(锡义)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