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2/14
13:13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李扬/撰稿
一座城,可能有多种定义;但是,一则坐标,却锁定出多重启示。
当无锡继总台春晚之后,再度登上总台元宵晚会舞台,让我们及更多的“我们”读懂了这座江南城市何以“能”闪耀荧屏、出圈“网红”的核心启示。
从遇见春晚上那帧精微绣团扇,到感受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灯火枕河、惠山古镇的映月梦景,无锡似乎从来没有这么近、那么美地让全国观众惊叹。
无独有偶的是,在元宵之夜,随着一曲《相思》在雅致的寄畅园内悠然响起,拈花湾、江阴顾山红豆树、马蹄酥等无锡元素再度做了一次全民的审美文化普及。
由此,琳琅无锡景,不断在线上线下破壁出圈。无锡,被央视文化“坐标”的根本原因,在于无锡近年来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可圈可点。这是铁定的原因,令人深思的是无锡的发展究竟诠释了什么?
抽剥开所有的修饰和营造,这座江南城市蕴含一个极简的发展之道:崇尚人文、以文兴业。
“建设人文与经济、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融赋能的文化名城”,无锡始终以醇正典雅之笔,回答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时代命题。
在这里,水韵灵动的城市风貌、吴风悠扬的城市氛围、经济勃发的城市活力、雅致惬意的城市生活,构造了一个属于无锡的“江南气象”。
在这里,寺、塔、河、街、桥、窑、宅、坊等空间元素组合,共筑了古镇、运河、园林、小桥、流水、人家等一个个属于无锡的文脉风貌。
不仅如此,在这里,医药、制造、物联网竞相迸发,规模超20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6个,入围中国企业、中国制造业、中国服务业、中国民营企业四张500强榜单的企业总数,多年稳居江苏第一,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3.29亿元,同比增长5.8%,在万亿城市中居于前列,走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可以说,多姿多彩的江南文化、百年积淀的工商文明,铺就了无锡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无论是无锡的发展风采、发展韧性,还是发展潜质、发展后劲,都让我们看到包括无锡、苏州等在内的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之道。
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以创新实践新时代人文经济学激荡发展的最强音。
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是江苏在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特征。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湿润,平原广袤,河道纵横,通江达海,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江苏就孕育了湖熟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从“泰伯奔吴”,到三次“衣冠南渡”,中原文化、异域文化与江苏文化一次又一次融合,催化了江苏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繁荣。
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竞放异彩,财富、知识、技术、人才在这里流动汇聚、沉淀升华。
江苏始终把“人的现代化”作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注重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创造力。
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文化人”,通过教育、文化等途径高质量提升8500多万人口现代化素质,充分发挥“以才兴业”“人才强省”的关键作用。
江苏的高校和大学生数量居全国第一;高中段录取人数创近十年新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连续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全省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江苏将“人”的要素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全要素投入第一位,产生的效能越来越明显。
江苏作为经济强省、文化大省、产业大省,在人、文化、经济三者关系之中,人的要素稳居第一。
再追问江苏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看到:物质的光芒是外表的,精神的内核是内生的。
在高质量发展中,江苏坚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高度重视人文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主导作用。
比如,传承经世致用、家国一体的企业家精神。江苏企业家精神,融汇了经世致用的人文传统与务实惟新的实践思维,同时亦包含居安思危、家国一体的奋斗内涵。
再如,从“四千四万”精神中孕育来的改革创新精神。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在无锡乡镇工业发展中,形成了“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的“四千四万”精神,又在新时代,内化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江苏追求,这是一种不变的精神气质。
以人文逻辑贯通建构“强富美高”新江苏实践进路。
不局限于无锡一地,放眼全省,考察苏南、苏中、苏北各区域发展机理,许多地方以不同的“打开方式”创新利用文化资源,推动人文与经济相互融合。
比如,苏州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结合驱动;南京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融驱动;无锡是传统文化与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并育驱动;盐城是红色革命文化与绿色生态文明的相济驱动;南通是企业家实业文化与开放文化的偕行驱动;等等。
一城一品牌、一域一特色,呈现江苏人文经济发展的全景图和动态图,更有效有力地促进人文经济学的深化实践。
人文经济学是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一个窗口,也是一个生动的切片。“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推进,就是发挥深厚的“人文”底蕴在经济建设全要素生产率(TFP)结构中的主导作用,使人文经济形态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
以人文为精髓,造就江苏产业强省、创新大省、开放大省和教育强省的“硬实力”,充分展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文目标引领力。
“城,所以盛民也。”幸福总是发展之道的回馈。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新时代人文经济学实践,这也许是一座城出圈“网红”给予我们最厚重深长的思考。
出品:无锡日报无锡观察
运营:太湖潮网评工作室
图片:无锡日报 苏州发布 新华日报等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