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20
06:06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 孙维国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玩具作为智能硬件的“新秀”迅速兴起,成为市场上热销的消费品。笔者一位同事就为其小孙女买了一款1780元的AI玩具,小孩特别喜欢。无论是能进行个性化对话、情感互动的智能娃娃,还是可以执行编程命令的机器人,这些AI玩具都凭借极具吸引力的“情感陪伴”功能,迅速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AI玩具能够提供模拟的情感互动,通过语言交流、情绪反应,能给孩子们带来一种“有人陪伴”的感觉。问题的核心不在于AI玩具本身的技术进步,而在于其无法替代“人类陪伴”功能。尽管AI玩具能够提供拟人的互动和情感陪伴,但它们终究不能代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和情感连接。父母的陪伴,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在场”,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连接。教育专家指出,亲子互动中最关键的是情感交流以及非言语的互动,如眼神接触、肢体接触等,这些都是AI玩具无法提供的。
AI玩具的普及还带来了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等问题。许多AI玩具通过连接互联网,记录孩子的行为数据和对话内容。这些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尤其是在平台上的存储和处理,可能带来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尽管家长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查看孩子与玩具的互动记录,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数据安全问题。家长对于这些玩具的依赖,可能会无意中把孩子的私密信息暴露给不法分子或商业机构,这无疑是一个隐蔽而值得警惕的风险。
因此,家长在选择AI玩具时,应当保持审慎和理性。AI玩具可以作为育儿的辅助工具,但绝不应成为亲子关系的主角。真正的陪伴来自父母的关注、理解与支持,而这些是任何AI设备都无法取代的。家长应注重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仅仅依赖外部工具来填补陪伴的空缺。(作者系公司职员)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