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无锡供电:能源转型向“新”而行 创新驱动引领未来

2025

01/07

07:3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原标题:能源转型向“新”而行 创新驱动引领未来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全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一只“巡检机器狗”在狭窄的电缆隧道内稳步前行,其背部搭载的智能双光云台缓缓转动,精准记录并分析着电缆的温度和状态。以“巡检机器狗”为代表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和精度,保障电缆更加安全平稳运行。

  “巡检机器狗”是国网无锡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无锡供电公司”)大力发展电网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近年来,无锡供电公司以及下属产业单位广盈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国网公司、省公司、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勇毅前行,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服务重大项目提质提速、服务能源转型创新创效、保障民生用电需求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为“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型电力“智慧网” 保障万家灯火

  2024年10月31日,无锡供电公司完成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无人机全自主巡视,据了解,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次巡视历时35分钟,覆盖9处输电杆塔及1处电缆终端杆,工作效率较传统人工巡视提高了3倍。

  在无锡,5000余条配电线路如城市血脉般保障着万家灯火。十年来,无锡供电公司不仅以数字化技术助力配电网运维更加科学智慧,还“挥毫泼墨”点亮多个示范项目,用坚强配网支撑城市发展。

  近年来,无锡供电公司以新吴区外向型经济特征为导向,打造“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承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样板示范,逐渐形成了台区层透明自治、线路层灵活自愈、区域层协同互动的电力系统智慧运营体系,为新吴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多年的电网设备迭代升级,新吴区区内共计配电线路676回,总长度4214.19千米,电缆化率87.13%,配电自动化标准化线路覆盖率达97%。

  解决“燃眉之急”,更需立足长远。经统筹规划,无锡供电公司在无锡核心政务区、新吴中央商务区中心区、锡东高铁商务核心区、惠山经济开发区核心区、蠡湖未来城、梁溪科技城6个区域打造高可靠性示范区,以高质量配电网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6个示范区的带动下,无锡城市配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897%,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999%。

  “为加快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大格局,自2022年3月开始,公司启动高质量城市配电网建设工程,精准制订配电网规划,推动一流配电网建设,打造与无锡城市定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可靠城市配电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不竭电能。”无锡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翻看相关统计数据,一串串真实、有力的数字跃然其中。十年来,无锡电网建设共投资285.21亿元,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5座,新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102.93公里,建设充电站475座、充电桩2802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再到不停电,无锡供电公司始终与城市同频共振,建强织密城乡电网,优化供电服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重大项目“一对一” 确保接电无忧

  十年来,广盈集团采用“两手抓”的方式,一方面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共获得46项发明专利、8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另一方面有效应用主业已有专利,共有15项专利、软著等通过技术许可的方式落地产业化。同时加大力度提高成果转化成效,完成何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5项专利技术、6个专利产品上架行业销售平台、国网电商平台,打通省内外电商销售渠道。

  重点项目“进度条”拉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2年,无锡电力北斗应用实验室落户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该实验室由广盈集团联合中国电科院筹建,一同揭牌的还有中国电科院电力北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电力北斗无人机检测基地。这意味着北斗系统将为无锡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同时,实验室也将助力北斗系统拓展更多规模化应用。去年11月7日从广州传来喜讯,无锡广盈集团物联网分公司电力北斗创新成果荣获2024年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技术应用大会最高奖卓越奖,这是该公司连续第三年获此殊荣。

  该项目以电力北斗路由器为边端核心,以智能车载终端、智能单兵、无人机为前端采集硬件,构建了一个“空天地”一体高效率协同、“星地”一体高精度定位、“车—机”一体高智能采集的巡检模式,解决了配网巡检中多个北斗终端的协同配合、数据采集、智能化分析等问题,是北斗规模化应用与电力业务的深度融合,随着项目的推广应用,未来将更好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一组数据展示了去年无锡供电公司服务重大项目提质增速的亮眼“成绩单”:投资30.2亿元建设改造电网,投产26个输变电项目,建成7个“开门接电”示范区,保障164个省、市重大项目顺利送电,电力供应更加充足。

  2023年3月,无锡供电公司发布“护航产业发展,电靓工商名城”服务重大项目十项举措,并聘任了重大项目电力服务“项目长”。在该制度的“保驾护航”下,公司领导和各级负责人“一对一”挂钩,超前掌握用电需求并全过程协调跟进,助力重大项目早开工、早送电、早投产。还创新开发了重大项目“作战图”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有效管控重大项目进度,跨部门协同处理各类难题。

  能源转型“再提速” 澎湃绿色动能

  注活力,开新局,新质生产力的精彩故事正在无锡大地接连上演。十年来,无锡供电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具有无锡特色的电网创新发展之路。

  以前瞻性目光布局“双碳”,无锡供电公司正发力绿色能源转型。去年,无锡供电公司与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签订《锡东新城“双碳”先导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锡东新城“双碳”先导区建设。

  作为我省首批“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之一,锡东新城“双碳”先导区规划建设总面积107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其中新建建筑100%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并将全部安装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先导区内光伏、储能、充电桩、楼宇空调等负荷资源将实现可监测、可调控,且柔性可调节能力不低于区域最大用电负荷的30%;计划打造“绿色农房+光伏村”试点,采用全屋“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建设经验。

  促进绿电绿证消费,是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提升我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的有力举措。去年3月全国首个绿电绿证服务站落地新吴区,10月全市64个供电营业厅和乡镇供电窗口又马不停蹄“上线”绿电绿证“微服务”,火爆升温的绿电交易为我市能源转型指明了方向道路。

  去年8月,在无锡供电公司的撮合下,位于新吴区的北京中石伟业科技(无锡)有限公司顺利购入2900张绿证。“消费绿电是上游企业提出的‘硬杠杠’。去年上半年我们月均用电量在4000万千瓦时,其中50%通过购买绿证消纳。”该企业设备经理朱晓祥介绍,其产品主要供给微软、苹果等跨国公司,便捷的绿证交易大大提升了海外竞争力。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无锡供电公司已服务158家企业购买绿电超15亿千瓦时,规模约占全省15%,同比增长超200%。业内人士表示,全国首个地市级绿电绿证服务站正在外向型经济高地上积极探索的绿色交易“无锡经验”,未来可以进一步推广至全国其他地级市。

  保障民生“更有力” 共享幸福未来

  在新型电力系统构架下,电网如何应对常态化平衡调节和安全稳定运行的新挑战?无锡供电公司主动探寻电网发展新方向,在车网互动方面先行先试。

  2023年8月,新吴区长江路3号建成了车网互动验证基地,凭借50台60千瓦直流充放电机,该基地成功实施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反向放电试验。无锡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谢照军介绍,新能源汽车就像小型“移动充电宝”,通过系统引导车主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波谷时充电,改变车主充放电习惯,可以平抑电网波动,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去年6月,该公司又组织实施了一次车网互动应用,涉及城市快充站、公交充电站、园区微电网、乡村微电网4类场景,随后立马投入商用,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迈入实用化阶段。到2030年,无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突破100万辆。如果其中10%的车主自愿参与车网互动,可为电网提供超过10万千瓦的削峰填谷能力,相当于在城市建立起一个能量巨大的虚拟电厂,可在用电高峰时为电网调峰提供精准支撑。

  事实上,如今的生活场景里,电力“缺席”的情况越来越少:在环网柜改造工作中,省内首次应用发电车接入环网柜作业,避免环网柜后段用户停电;在小区配电站更换高低压柜、主变压器工程改建中,利用移动箱变车代供作业站所的低压负荷,让居民对改造“零感知”;去年开展不停电作业15526次,其中发电作业1374次、同比增长164.23%,压降605734.4停电时户数……近年来,广盈集团以客户为中心,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坚持“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通过创新施工技术、注重不停电作业人才培养、健全完善不停电作业机制等方式,不断拓展不停电作业场景,提升不停电作业能力,逐步以不停电作业替代传统停电作业。

  “丝滑”用电,还离不开科学“懂电”。广盈集团结合作业风险和事故类别打造移动式电力安全体验中心,该中心以集装箱为载体,打造集规范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一体的安全体验实操平台。共设置9大安全体验模块,涵盖安全防护、模拟触电、跨步电压、VR事故案例体验、现场急救、物体打击、虚拟灭火、安全知识抢答、典型事故学习等,通过“看、听、感、做”的体验式教育,增强安全培训效果,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姚程玉)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