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牢记嘱托 答好“强富美高”新答卷 > 本网特稿 > 正文

央视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无锡做对了什么?

2024

12/31

07:0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原标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发展新高地,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锚定“无锡路径”

  成绩背后,无锡做对了什么?

  跨越百年,工商名城无锡依然熠熠生辉。“十四五”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5.9%,在逐“新”之路上迎来“质”的飞跃。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压舱石”,无锡走在前、做示范的蓬勃姿态吸引全国关注。12月30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播出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无锡站专场节目,聚焦无锡产业发展路径。

  “成绩背后,无锡做对了什么?”节目开场发出叩问。锚定无锡、探索无锡,从“牵针引线”到“浩瀚宇宙”,一个个企业故事串联起无锡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千帆竞发的精美画卷。

  逐“新”提“质”,企业争当“答题人”

  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年推出的“新质生产力中国行”大型融媒体活动的子活动之一。作为大会选取报道的四座城市的第二站,无锡也是江苏的唯一一站。产业赛道多、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质态优构成了无锡产业的基本大观。

  有未来产业企业踏浪而行。东方空间落地无锡梁溪,短短一年内创造了全球起飞推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乃至世界首型全固体捆绑(固体芯级+固体助推动力)运载火箭、我国首个海上成功发射的捆绑构型运载火箭多项纪录。

  有新兴产业企业追风逐月。目光聚焦无锡日联科技董事长刘骏指尖:“这个射线管,就是‘工业医生’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作为国内工业X射线龙头企业,日联微焦X射线源技术排名全球前三,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的工业制造领域提供了检测设备和技术。

  有传统产业企业弯道超车。创建于1919年的无锡一棉纺织曾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典范,现在依然是棉纺织业的“排头兵”。“用钢铁的手,接最柔软的纱。一克棉花可纺500米纱线的300支纱技术代表了纺织创新的最高成就。”无锡一棉纺织董事长蔡赟介绍,通过智改数转网联,一棉工厂万锭用工控制在10人以内,生产效率提升15%。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长三角区域涌动,这背后主要原因是充分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主导作用。”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范从来点评,以无锡为例,今年4月,无锡推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行动方案》,提出要让企业既充当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出题人”,也要充当牵头的主要“答题人”。

  据悉,无锡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38%,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11年全省第一,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全市现有6325家高新技术企业,34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无锡,不仅诞生了“奋斗者”号、“神威·太湖之光”等大国重器,还成功突破了高性能计算、异质异构集成封装、射频前端芯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航空发动机叶片复杂曲面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瓶颈。

  不久前,集成电路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向世界展示了无锡在集成电路、物联网等产业领域的最新实力。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也已在锡迅速形成集聚发展势头,根据目标,到2027年无锡未来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变“新”密码,锻造时代新引擎

  一棉企业自主研发的“巡回式自动接头机器人”助力实现了纺纱生产线全流程自动化,创新的紧密赛络纺织技术推动纤维素纤维年产量从50万吨增长至500万吨;手握400多项专利,数字鹰无人机有着“鹰一样的眼睛”,可在距离地面200米的高度发现一个烟头;十年“守秘”,日联科技从“0”开始聚焦射线管研发,一举打破日美垄断……企业成立时间、专注行业并不能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准确注解,技术突破与迭代带来的生产力跃升构成“新质”的真正内涵。

  产业的全面勃发是多要素集聚的综合成果。“新质”背后,是无锡聚焦“465”现代产业集群架构,书写出一篇优化各类创新、资金、政策等要素的系统文章。

  极电光能是钙钛矿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而这背后,隐藏着无锡倾力“陪跑”企业的故事。2020年,尽管只有一份项目书、几页PPT,但出于对钙钛矿技术路线的认可和对团队的信任,无锡毅然为这个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的“新秀”注资2000万元。

  2021年,企业牵头行业首条产能最大的150MW产线建设,2022年投产;2023年启动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量产线建设,今年11月初整线贯通,2.8平方米超大面积钙钛矿组件首片顺利下线,组件功率达到450W,全面积效率16.1%,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功率最高的钙钛矿组件,标志着全球钙钛矿产业化正式迈入GW时代。

  “信心、耐心、尽心。”三个词概括了无锡推动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密码”:对拥有硬技术的创新型企业有信心,精准服务创新创业“最先一公里”;对拥有发展潜质的企业有耐心,加大资金投向企业的倾斜力度,支持市属国企担当“耐心资本”;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落地需求尽心,完善产业生态,为企业提供“试验场”。

  无数企业在这条“无锡路径”中成长壮大。在无锡产业集团19年的资本陪跑下,力芯微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用120倍的投资收益回馈无锡;文远知行与无锡合作开通4条纯无人运营路线,支持企业从小规模测试验证走向市场化运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从无锡走向全球。

  聚链成群,筑牢产业发展硬支撑

  “聚链成群”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无锡对此感悟颇深。在这里,几乎每一个产业集群都有专属的发展指导意见,从横向拉开到纵向统筹,产业链上的精密雕琢揭示了无锡对各产业认知的科学、深刻。

  “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一定要有龙头带动,宜兴电缆产业有1300亿元规模,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3%。这个产业的形成与我们密不可分。”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蒋承志表示,最细的线缆仅有发丝粗细,最粗的海缆产品直径和脸盆一样大小,超20000种的线缆品类奠定了远东行业“龙头”的地位。这座“黄埔军校”外溢的人才、技术为地方产业注入活力,滋养了本地5家电缆上市公司。“如今,本地企业已各自寻找到细分赛道,形成规模型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协同配合的产业格局。”

  在产业互动的良性生态中,一些在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占据先发优势的企业为“共生共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点上“高光”。

  东方空间在无锡的布局不仅吸引了遨天科技、星测未来等一批商业航天链上企业陆续落地,同时带动了一批周边供应商迈入“未来赛道”。截至目前,无锡供应商占整个“原力”系列发动机采购额比重的63%。远也科技是一家做可穿戴机器人的科技创新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丁也表示,产品研发制造过程中需要相当多的零部件供应,在工业制造基础扎实的无锡,远也拥有非常多的合作商。不光如此,公司也将对外输出底层机器人硬件技术及算法,为区域企业提供自动化赋能。

  范从来认为,只有坚持在原有产业链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同时带动传统产业一同迈向广阔的未来市场,打造出坚不可摧的产业铁军。“从电子芯片转向计算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高、能耗更低的光子芯片,这代表了基于原有优势产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有效挖掘。”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超2400亿元,3500多家物联网相关企业在这里聚势成群,无锡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在这里落地为芯片制造探索“向上空间”,推动中国芯片换道超车。

  以集群的模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分梯度的布局,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符合无锡未来发展方向、最能支撑经济走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上来。事实证明,聚焦产业集群的“无锡模式”与“因地制宜”的发展需求是协调的。依托在材料、叶片、叶盘、动力控制系统集成的航空发动机基础部件产业链条上的深厚积累,无锡在低空经济产业的培育上步伐更快、成色更足:在场景上开通低空航线32条,集聚链上企业134家,走出了一条从“核”到“链”再到“群”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无锡之路”。(韩依纯)

Copyright(C) 1998-2025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