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2024年专题 > 高质量发展“镇”给力 > 正文

放大优势 念好“特”字诀,紫砂小镇“破圈出道”

2024

12/26

06:21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原标题:在特色产业、特色园区、特色文化打造上放大优势

  念好“特”字诀,紫砂小镇“破圈出道”

  近日,宜兴丁蜀镇蜀山古南街喜获两项联合国大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项目奖”和“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其中,“杰出项目奖”为本年度国内唯一获得者。老街“出圈”背后是丁蜀对紫砂文化的坚守,更是向“新”发展的不懈追求。

  一抔陶土成就了丁蜀的特殊性,而凭借这份“特殊”,丁蜀镇在特色化发展道路上求新求变,从传统陶瓷到高端智造再到低空经济,真正在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做优特色产业 争当细分行业领军者

  今年,丁蜀镇有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达到12家,位居宜兴前列,其中先进陶瓷类企业5家。“充分彰显了丁蜀骨干企业在细分行业的优势。”丁蜀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朱达介绍。

  从传统冶金的炉体耐材到5G通信的滤波陶瓷,从过滤尾气的蜂窝陶瓷到神舟飞船的电子器件……丁蜀镇凭借坚实的陶瓷产业基础,全面梳理规划陶瓷产业方阵,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和金融、资本、人才等支持平台,引导工业陶瓷企业突破产业发展“天花板”。向高攀登,江苏拜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从陶瓷原辅材料行业“领头羊”到新能源光伏材料领域“小巨人”的跨界转身。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光伏玻璃背板采用高反射膜,补足了以往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偏低的短板,目前产品在国际、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均超20%。

  深耕行业细分领域,今年以来,丁蜀镇持续推动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先进陶瓷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新旧装备迭代替换,重点瞄准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用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5个应用行业,常态化分领域组织陶瓷产业园区企业抱团参展办展、开拓市场,进一步增强企业敢投敢闯的发展信心。

  做强特色园区 撬动发展新增长点

  海翼海星飞机完成总装下线,今年完成欧洲取证、明年有望实现量产;DS-2C双座全复材飞机在宜兴实现水陆试飞,珠海航展首获订单;中科TA20教练机、蜂巢航宇无人机、北方天途工业无人机等6个整机项目完成选址……眼下,丁蜀镇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热潮涌动,一批优质项目的签约和落户,正引领丁蜀产业发展由平面走向立体。

  “依托无锡丁蜀机场和全域文旅的优势,为无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做出更大贡献。”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说。丁蜀通航产业园现有企业20多家,今年新增规上企业1家,新注册公司6家,其中亿元项目3家。

  从一架飞机,到一个机场,再到一个产业生态圈,丁蜀的低空经济产业在不断向上腾飞。产业园先导区规划面积大约131亩,主要功能涵盖航空技术研发、创新企业孵化、院士工作站、航空培训等,建成后将助推低空经济产业更好落地,成为园区产业招引的有力载体。丁蜀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产业园先导区内的无锡丁蜀航空工业技术发展中心项目即将完成主体结构浇筑,预计明年6月完工验收。随着陶都科创园、洋渚低空智创园、兆蓝低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平台载体的基本建成,从项目孵化、中试再到产业化的完整产业链生态圈正逐步形成。

  放大特色文化 织就人文经济“双面绣”

  近日,位于丁蜀镇的UCCA陶美术馆被英国知名媒体《金融时报》生活与艺术版重点报道,并成功登上了意大利设计网站Designboom2024年度十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榜单。今年以来,丁蜀镇已启用黄龙山矿址公园、陶二厂两大载体,集中推出矿源展示馆、吴冠南艺术馆、陶美术馆、陶书局4个新地标。

  作为陶文化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丁蜀镇从人文经济学视角出发,深入挖掘本土资源,坚持以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全力编织好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双面绣”。加快梳理人文脉络,丁蜀镇推进历史文化遗存渐进式有机更新,并把“零件”串联、组合。如今,一条以东坡书院为起点,经过蜀山古南街、西街、陶二厂,再到黄龙山地质公园、陶批码头的陶文化主题游径已基本形成。

  今年1—11月,丁蜀镇实际接待游客超56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实现翻番。以更高标准焕新人文底蕴。下阶段,丁蜀将整体推进蜀山片区保护式更新,有序实施陶批码头、张家村等老旧街区改造和闲置资产盘活,一体深化“七大郊野公园”扩容升级。此外,不断加快完善全域旅游基础服务,个性化系列化常态化办好品牌市集、主题展览、音乐LIVE等活动,源源不断打造“爆款”、充实流量。“聚焦人文经济,丁蜀将不断显化应有价值,生动演绎陶文化前世今生。”钱靖说。(蒋梦蝶)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