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25
07:2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近日,2024年度无锡市创新联合体名单正式公布。创新联合体肩负着推进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前沿关键技术、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任。我市创新联合体“抱团”创新,在各个产业链条上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联”出资源,创新主体“兵强马壮”
根据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无锡市创新联合体名单,有60家创新联合体列入建设名单,有26家列入培育计划。“按照不同牵头单位及职能定位,今年首次细化了生态型、任务型、平台型三种分类。”市科技局高新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态型创新联合体由各产业链上的科技领军企业分别牵头,通过协同上下游企业破解共性需求,进而促进产业链整体发展。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主要引导创新主体聚焦各产业集群破解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平台型创新联合体,鼓励各领域创新平台通过联合攻关,形成多种技术路线的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支撑和服务。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创新联合体,都有一个明确的共性——资源整合。创新联合体就是要把产业链上的创新主体、高校院所和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联合起来,以更高效率组织创新资源,以更快速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由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无锡市“先进结构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创新联合体是本次名单中的一家任务型创新联合体。该创新联合体集聚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2所高校,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1家科研机构和飞而康快速制造、无锡宏盛换热系统等3家无锡本地的科技企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的多方力量联合起来,瞄准国际先进结构金属复合材料产业前沿水平,计划每年突破一批技术难题,研制一批重点新产品。
“目前,联合体共有员工209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0人,仅博士就有一百多名。还有谢建新、聂祚仁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联合体提供顶尖智力支持。”银邦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德敬告诉记者,联合体内的各单位都是国内在金属复合材料研发、生产方面的优势领军单位,总计拥有国家级研究平台11个、省部级研发平台13个。过去三年间,联合体共申请知识产权435项,已成功获得120项。
创新联合体犹如一张大网,将拥有各种资源的创新主体网罗起来,“联”出兵强马壮。据统计,2024年度我市建设及培育的创新联合体共集聚各类创新主体646家,其中企业407家、高校122家,各类创新联合体共提出重点攻关技术点442个,预算经费投入约43.78亿元。
“联”出布局,分工合作催生“化合反应”
创新资源除了整合一体还需高效配置,理想的创新联合体是成员单位各司其职、业务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赢,依靠合理的分工合作,让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产生“化合反应”。在无锡车联网领域,产业链上游一个“套娃”式的创新联合体,正让相关技术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吸引下游应用端企业加速聚集,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的技术底座。
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主任陈大鹏既是科研人员,又是管理者、企业家,如此三重身份正是他所在的无锡市“特种装备智能驾驶及云边一体AI”创新联合体组织架构的缩影。打开该创新联合体的组织架构图,可以看到,有的成员负责搭平台、建设生态,有的成员负责攻研发、连市场,还有的负责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呈现出“分工明确、融合共生”的局面。
“我们把多种模式组合起来,一面连接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等科研资源,一面连接企业,实现小机构大合作,可以说是产业集群链条的‘织网人’。”陈大鹏说,这张“大网”已经“网”住了20多名两院院士、50多名知名团队专家,还“网”住了智能传感器、车联网、物联网等相关领域的上百家企业,并与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建13个技术创新基地、4个联合实验室。
创新要素越聚越多,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优化资源布局,让供需双方建立高效精准的对接?一个集纳“供”与“需”的工作库应运而生。起初,促进中心收到的企业技术需求往往只有两三行字,工作人员将需求记录在表格上,但时间一久,这些技术需求就容易“沉底”然后被遗忘。后来,中心建立了一个内部工作库,从项目最早阶段的拟对接,到进行中,再到最后完成,包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一一记录在内,促使技术的需求与供应形成最佳布局。
从一张表格到一个数据库,更加细致的工作方法、全链条的跟踪服务,让联合体内的众多科创“种子”结出产业“硕果”。目前,一个覆盖信息感知、传输组网、计算存储、应用处理的完整产业链条已经基本形成,创新主体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7.36%,撬动新质生产力加速释放。
“联”出合力,实现“1+1>2”协同效应
组织创新蛋白行业峰会2次、创新大赛1次、线上和线下论坛及工作坊数十次,发布行业展望报告1份,帮助数十家相关初创企业孵化和加速……这是无锡市“创新蛋白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三年以来的成绩“简报”,从中可以清晰看到一个产业创新联合体焕发出的合力。
由布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江南大学等单位发起的创新蛋白产业联合体汇聚食品及创新蛋白原料、生产、加工、销售等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和相关科研单位、院校的力量,以多元主体跨学科共创、分享,尤其是跨国企业的参与,更拓展国际化视野展望科技、产品、投资、市场动态。今年,这一联合体又吸纳了诺和新元等行业内龙头企业加入理事会,仍在不断壮大。
虽然创新替代蛋白在营养、环保等方面远超传统蛋白,但该产业在上游研发投产、下游终端产品规模化生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企业的融资和商业化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产业联合体要发挥‘1+1>2’的合力,帮助各成员单位实现突破。”布勒大中华区创新生态系统总监杨湧说。
除举办年度峰会和发布周期性行业报告之外,该联合体分外关注与产业链中上游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联合体以创新蛋白挑战赛为核心,广泛吸纳国内众多创新蛋白领域的初创企业参与,一次挑战赛总历时9个多月,其中核心技术孵化阶段就长达4个月,10多家初创企业通过大赛脱颖而出,成为创新蛋白领域的新生力量。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和引领未来食品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联合体还积极开展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产学研合作,服务行业人才梯队建设,为成员单位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当一个个创新联合体焕发的合力释放到各个产业集群,带来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盎然活力。“聚焦我市‘465’现代产业集群各领域,全面布局、积极培育,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市科技局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市将有重点、分步骤、全方位地持续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到2027年,实现全市地标产业、优势产业全覆盖。(本报记者 朱冬娅)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