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2/21
09:09
来源
无锡新传媒
分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静谧无声,凛冬悄然而至,转眼又是一年冬至。呵气成霜、草木凋零,寒梅怒放、松柏傲雪。在二十四节气的轮回里,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宛若一场古老而庄重的文化盛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众人团聚,共度寒冬。
冬至是藏在美食里的团圆。民间一直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句古老俗语,宛如岁月沉淀下的文化密语,诉说着冬至在华夏民族中沉甸甸的分量。在习俗的舞台上,冬至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饺子形如元宝,亦有富足安康、生活顺遂之意,承载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南方则多以汤圆为食,甜甜糯糯的小丸子,象征着团圆与圆满,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美食的背后是家的味道,是连接亲情与文化的纽带,跨越时空,让民族的记忆在岁月长河中流淌不息。
冬至是傲然梅梢的一抹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寒风吹拂,万木萧瑟,蜡梅在众芳凋零的隆冬绽放,鹅黄的花瓣如琥珀般晶莹剔透。这缕缕幽香,不招摇,却深彻;不热烈,却透骨;不浮华,却清冽。蜡梅自古便收获了无数文人雅士的欣赏,“天下三春无正色,人间一味有真香”是她的香而不浊;“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是她的孤傲与决绝。寒冬中那一抹温暖的色彩,是蜡梅在低语,诉说着希望、坚韧与不屈,与冬至这个节气的内涵相契合,因此被视为冬至的象征。冬至作为北半球冬日里最漫长的一夜,是春之希望的悄然萌动,生命的力量正于无声处缓缓积蓄。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好时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冬至,冬之至,阴阳交始,阳气始生。”冬至一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开始萌芽,最易吸收外来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有句俗话道:“冬天食了羊,少穿一件棉衣裳”。冬至吃羊肉的风俗源远流长,羊肉肉质细嫩,营养价值丰富,性温且不燥,寒冬食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也要适当食用红薯、板栗、核桃,养胃健脾,益肾温补。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正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季人体阳气内收,易产生“内热”,也易食积胀满,吃点白萝卜能顺气、清调、助消化。因此,冬至“守阳”至关重要,积攒能量,为来年打好基础。
冬至,是自然之韵,也是生命之诗。在这最长的夜晚,盛一碗人间烟火与家人围坐,温酒把盏,慢煮生活满溢的温暖,品味岁月馈赠的清欢,静享冬日的浪漫,聆听文化的低吟浅唱,期盼岁末的圆满。一年岁暮,愿你冬至福至,美好如约而至。(伍佩佩 文/周璇珺 图)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