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市政府召开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2024

12/20

07:02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市政府召开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

持续夯实“特色园区看无锡”亮丽品牌

  12月1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市长赵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聚力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走深走实、提质提效,持续夯实“特色园区看无锡”亮丽品牌,以园区“一子落”带动产业“全盘进”,为提升建设“465”现代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关键支撑、提供强劲动能。副市长周文栋主持会议。市领导孙玮,市政府秘书长陈寿彬参加会议。

  会上,通报了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情况,为24家无锡市第二批特色产业园区授牌。市科技局、锡山区政府、新吴区政府,江阴微电子产业园、宜兴丁蜀通用航空产业园、梁溪空天产业园,以及市产业集团、南京银行无锡分行负责人分别作交流发言。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特色园区建设工作成效后,赵建军指出,从当前发展形势看,实体经济依然是最稳固的根基,创新赋能依然是最强劲的动能,项目建设依然是最重要的抓手,企业集聚依然是最有效的增量,产业园区依然是最主要的阵地。各地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推进“产业集群+特色园区”,选准方向、干字当头、求真务实,加快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成为更强产业竞争力、科创驱动力、区域带动力的增长极和动力源。要坚持久久为功,聚力走深走实。统筹存量提升、增量布局、变量凝聚,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集聚头部企业和骨干平台、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协作配套能力,构建完备立体有韧性的产业生态,为培育壮大“网状”产业集群和“链式”优势产业链提供充足空间保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务实推进。针对新建园区,瞄准新兴产业及“5+X”未来产业方向特别是最具比较优势领域,精准招引项目,注重错位发展,尽快提升产业显示度影响力;针对规划滞后、基础落后的园区,加快低端腾退、腾笼换鸟,改造提升成为特色彰显的“区中园”“园中园”、高级蝶变的“厂中厂”;针对条件完善、发展成熟的园区,放大配套优势、集群优势、品牌优势,创建一批标杆示范。要坚持内外兼修,提升建设标准。软硬件配套方面,合理布局货运专用通道、停充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以及绿道公园、体育健身等设施;运营管理方面,鼓励支持园区设立独立运营管理主体,积极探索物业资本化、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业服务增值等盈利模式;形态塑造方面,把城市精神、当地文化等元素融入规划建设中,推进有条件的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要坚持全面赋能,筑强多维支撑。聚焦园区所需、企业所盼优化完善普惠性引领性关键性专项政策,强化土地、能耗、绿电绿证、贷款贴息等要素支持,以“政府+市场”“政策+机制”“资源+资本”“高原+高峰”招商模式和“连片净地+工业上楼+配套空间”保障模式力促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本土企业深耕,高水平建设中试服务、概念验证平台和创新联合体,确保最优质资源匹配给最优秀园区。要坚持协同协作,凝聚各方合力。强化高位统筹,与时俱进加强工作指导、调度研判和政策完善,充分发挥市属国企优势,压紧压实部门、园区、板块主体责任,夯实园区认定、考核评估和宣传推广等工作支撑,整体联动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赵建军强调,当前正处在冲刺收官、谋篇开局的关键阶段,各地各部门要奋发有为、紧张快干、勇挑大梁,扎实做好“两重”“两新”、文旅融合、节日消费、提振楼市等重点工作,多措并举扩内需、稳增长,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同时要系统谋划明年工作和“十五五”规划,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市(县)区政府、无锡经开区管委会主要和分管负责人,市属国有企业集团主要负责人,以及全市特色产业园区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推进会前,赵建军与部分参会人员一起实地观摩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和无锡(锡山)精准医疗产业园建设发展情况,对两家园区深耕细分领域、培塑主导产业的做法表示肯定,要求大力宣传优秀案例、示范项目、突出成果,引导各地进一步学习标杆、对标先进,全力建载体、优配套、落项目,巩固增强全市特色产业园区“竞相绽放、竞逐产业”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育强产业集群、筑强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已规划建设基本覆盖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中地标产业、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各领域的特色产业园区213个,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差异发展、错位竞争的特色园区发展新格局。预计到2026年,全市将培育认定具有鲜明产业辨识度的市级特色园区60个以上。

  (王怡荻)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