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27
08:4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前不久,江阴市关工委负责人和江阴市青阳镇负责人共同为“江阴市关工委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世盛老红木鲁班工坊”揭牌。当天,在木工坊内,锤子敲击声与交流声不断,学生们认真制作小板凳,感受榫卯工艺的精妙之处。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江阴市关工委创新思维方式,探索新模式,融合多方资源,持续拓展校外教育阵地,打造有趣、有用、有意义的校外“实践课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
添活力 拓展关爱新阵地
“叔叔,农场里有环保措施吗?”“农场里怎么防治病虫害?打农药吗?”近期,江阴市靠谱农场迎来了一批批学生,他们满怀好奇走进农场,带着收获的知识心满意足离开。江阴市澄江中心小学的学生走进农场,在现场体验和志愿者解说中,了解相关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高产栽培技术等。江阴市云亭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观察草莓的生长态势,了解草莓大棚内的植物补光灯、空气消毒剂等科技手段在提高草莓产量中发挥的作用。云亭实小学生陈子鋆走出农场后兴奋道:“我知道了什么叫‘水肥一体智能化管理’,感受到了科技让农业生产变得更有‘智慧’。”
在江阴市,如靠谱农场这类由关工委与相关部门联合打造的各类校外教育基地,不仅数量在增加,其育人效能也在持续凸显。新时代,江阴市关工委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拓展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阵地建设,为青少年打造“五育融合”的教育空间和富有吸引力的“实践课堂”。与此同时,江阴市关工委还协同相关部门,对校外教育基地实行分层定位、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确保服务有质量、育人有成效。
江阴市长泾镇关工委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设红色“大课堂”,传承红色基因;徐霞客镇关工委依托霞客大地书院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银杏微光”祝塘司法所青少年关爱工作站等校外教育场所,不断创新方式,为青少年提供法治教育……值得关注的是,江阴市关工委联合相关部门、单位打造了一批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以劳动“小场地”,做育人“大文章”。数据显示,目前,镇级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有近30家,首批江阴市关工委校外劳动基地有3家,到明年暑期前每个镇街都要建成市级校外劳动基地1到2个。江阴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设计一系列鲜活且具有泥土气息的活动课程,让青少年用双眼探寻、用心灵感悟,在体验中开拓视野,锻炼观察、动手和探究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劳动习惯的养成,激发爱国情怀,助力乡村振兴。”
搭平台 凝聚“大关爱”合力
“放下手机,学点中医!” 在“中医小达人”的课堂上,青少年在留春堂中医馆志愿者与关工委“五老”的指导下学习八段锦,辨别中药重要成分,亲手搓制山楂健脾丸,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与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成就。“中医小达人”是由江阴市留春堂中医馆承办的关心下一代公益项目,开设了一系列课程,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借台唱戏、同台唱戏、搭台唱戏等多种形式,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工作融合、力量聚合,凝聚“大关爱”合力,江阴市加强关工委与社会组织在关心下一代工作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探索形成了“关工+社工+义工”联动协作机制。2018年起,江阴市关工委牵头搭建联系与合作的平台,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合作点并建立公约,通过公益项目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江苏振强律师事务所有一支由年轻律师、退休律师等20多人组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志愿团队,联合关工委开展多种多样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之一、志愿者谈蕾介绍,自2018年律所成为江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合作点后,形成了一套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工作机制,通过项目多维度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我们联合关工委,除了进学校、街道开设讲座,举办辩论赛和法治故事征文比赛外,还在律所、街道等地举办模拟法庭,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该志愿团队举办的模拟法庭,精心选取青少年相关的案例,尽可能高度还原法庭审理现场,让青少年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我们希望通过坚持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法律素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谈蕾说。
这个围绕关心下一代工作建立的联系与合作平台,已有17家公益性组织自愿加入,每年通过10多个项目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成为各有关社会组织交流合作、公益项目推荐宣传、“五老”志愿者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平台。“借助社会力量搭建平台,联合社会公益组织通过公益项目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方式,我们在省内走在前,做示范。未来我们将持续创新方式、搭建平台、拓展阵地,推进关爱工作走深走实,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江阴市关工委负责人说。
(陈春贤)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