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22
09:14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纵贯无锡城区。流经黄埠墩和江尖渚,无锡就到了。
无锡是一座浮在河网上的城市,在近现代长江三角洲工业大爆发之前就已发达。无锡,因河而生,由河而兴,尤其是大运河漕运出现以后,一步步走向辉煌。
黄埠墩
礁、墩、渚、屿、岛,这些词语在无锡方言中都是有确切含义的,大致是按照面积由小到大排列。黄埠墩之所以只能叫“墩”,是因为它的面积仅比礁石大,比江渚小,200多平方米而已。此墩“姓”黄,只因战国公子春申君曾在此治水停留。历史上,登临此墩的名人还有三帝(吴王夫差、康熙帝、乾隆帝)二相(黄歇、文天祥)。1276年,由于战败被俘,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去大都,路过无锡时,为防劫夺,元军将船停泊在四面环水的黄埠墩上。无锡百姓闻知文丞相经过,不顾元军阻挠鞭打,在运河两边持香跪送,哭成一片。文天祥感动得热泪盈眶,赋诗一首:“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无锡父老感佩其忠臣正气,在黄埠墩建“正气楼”以纪念,并加建有望山楼、文天祥诗碑、蓬莱门等。现在站在运河边的石驳岸上远眺,黄埠墩上亭楼巍然、绿树婆娑,如江中盆景般令人赞叹。
黄埠墩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志,也是无锡古典精神的暗示和象征,更承载着我们对历史的记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江尖渚及对岸
船只离开黄埠墩,没多远就是江尖渚。
运河奔向江尖渚,立刻分叉成两条。小岛谓之尖,即意味着,此岛形状为三角形。运河冲向三角形的顶角,一条变两条,两条河流向着三角的两个底角方向向南延伸,如同两条健壮的臂膀合抱住椭圆形的无锡城,成为天然的护城河。这个大圆环在城南所谓“南尖”处合拢,合流成一支,继续流向南方的苏州,而无锡城内,依托着这个超级外环,形成了河港密布的水上交通网。
如今的江尖渚,已经被改造成一个大公园。在其顶角处,修建有一座高高的灯塔。站在灯塔上遥望,前方是黄埠墩,对岸是北塘大街。微风拂过,江波浩渺依旧,当年千帆竞发的热烈,已成追忆。90年前,我的曾祖在这里开设了一家中医医寓;隔壁,一个本家开设了无锡第一家律师事务所。每天,大量船只靠岸江尖渚,江尖渚两岸形成了无锡最大的商业中心。对,你想得没错,当年无锡最大的商业中心,不在城里,在城外,在北门以北的江尖渚和运河岸边。在这里,当年茶肆酒楼商社旅馆鳞次栉比,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
沿河老街上,现在还残存着不少从前的小楼。瞪大眼睛仔细看,会发现有些外墙上还隐约有着××银行、××米行、××公司等字迹,透露着昔日的繁华与荣耀。
曾几何时,一声汽笛响过,一艘汽船带着十几条拖船犹如一列长长的火车经过三里桥,经过莲蓉桥——我,当时还是个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扑到桥栏杆上,惊喜地眺望着这列巨无霸,热切的眼神里,实际流露出的是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渴望。
河埠头
再次伫立江尖渚上,远望黄埠墩。运河依旧,别样宽阔,却也略显寂寞。在这个相对寂静的“小盆景”周围,有着另一个维度的灯火辉煌和都市森林。先祖们应该不会想到,无锡的人均GDP竟然能够连续数年稳坐全国大中城市头把交椅……繁盛至此,与有荣焉。
儿提时代的河埠头,一个也找不到了。多少个夏日午后,我蹲在河埠头的树荫下遥望着黄埠墩:一边是拿着棒槌洗衣服的大婶;一边是拿着刷子倒马桶的大妈;“呜——”一支船队经过,比我大的孩子们纷纷从岸上跳入水中,游得最快的那一个转眼已经爬上船帮,远远传来了船老大的呵斥……
当时,我想,我也要学会游泳,登上那船队。
我家,以前就在北门偏北的河岸上。(雅 琼)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