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话说无锡 > 正文

走进童年的小巷

2024

11/22

09:1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一早,开画廊的老友电话我,邀我去喝茶聊天,我欣然应允。

  车行至中山路停下,避开熙来攘往的人群,我径直走向位于中山路急救中心南侧的一条小巷,巷口蓝底白字的路牌上清晰地印着“新生弄”三个黑体字。这小巷淹没在肩摩毂击的商业街中,宽不过三米多,长不足百米,稍不留意,极易被路人擦肩忽略。在巷口,我不由得停下脚步,望着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小巷,站了许久,这不就是我上小学时常走的路么?1965年夏天上小学一年级时,新生路小学的校门不就在这里吗?我缓步走进小巷,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在陌生人眼里,应该像极了一个初来乍到满怀好奇的外地游客。

  边走边忆,努力回想着近一个甲子前,这条小巷曾经给予我的启蒙和快乐,还有那些一起成长的同学。新生弄呵,你早已把我淡忘,我却清晰地记着你陪伴我们的日日夜夜。

  虽然小巷的模样已经不复从前,但在我的脑海中,当年的情形依然清晰分明。记得靠近中山路的新生弄口有一只当时比较鲜见的自来水龙头,从斑驳的黑色墙体中伸出,下面是一片一米见方带阴沟的水泥地。这只水龙头可是巷内住家眼中的宝物,家家户户都要来此取水。小巷左侧连绵着黑色外墙的民居,巷口几家貌似不大,窗户常年闭着。往东走几步,巷子突然宽敞了些,石头台阶连接着硕大的看起来颇为沉重的大门,偶见开启,只觉庭院深深深几许。巷口右边除了有一挑水站,便是绵延数十米的高大围墙,墙上只开有一扇小门,印象里从未见其开启过。视线越过围墙,只能看到绿树掩映下几栋洋房的飞檐翘角,透着几分神秘。听大人说这是“茅公馆”,长大以后才知道此建筑由无锡当时著名的建筑师江应麟设计建造于1932年,系大汉奸缪斌的住宅,抗日战争期间曾被用作日本特务机关驻地,人称“缪公馆”。

  有时晚上路过小巷,杳无人迹,只寥寥几盏路灯做伴,电线杆高耸,弧形似脸盆大小的灯罩下,投射出微弱的光,就像一个常年睡不醒的人惺忪的眼。雨天时,依稀能够看到雨点在昏黄灯光映照下,宛如小小的精灵在跳舞,然后跌落在凹凸不平的弹石路面上。每每此时,心里好慌啊,总觉得后面有人尾随似的,回家讲给老人听,老人便说,夜间行路朝前走即可,不能回头,否则就等于吹灭了扛在肩上的两盏灯,会招致不测。

  那时,沿着小巷再往北走几步,便能看到新生路小学(没挂校牌)的大门了。深黑色的大门约三米高,木质纹理自然流畅,镶嵌着整块金山石,显得刚毅而坚固。校门内是一个大大的天井,四周呈回字形结构,左右各有两道楼梯,一楼正对校门有两个教室,我一年级时就在此上课。可能为了采光,教室没有门,被孩子们摸得光溜溜的木制横条下嵌了块约一米高、数米长的木板权作教室的隔断,隔壁教室上课的内容都能听个八九不离十。回廊一侧有一扇小门,通向学校另一片面积不大、用砖铺就的活动场地,旁边设有一只水龙头,全校孩子的饮水全靠它,大家都没有水杯,用手捧着喝水。不知何时,曾给我留下刻骨铭心记忆的校门和回廊等建筑统统被拆除了,昔日的校门口也变成了赭色外墙的二层建筑,一楼是店铺,招牌五光十色,再没有当年那种拙朴之感。

  我继续朝东前行。当年,巷口北面是一片面积不小的树林,站在阳光下仰视,每一片叶子都被染上淡淡的金色,阳光透过枝叶投下一道道长短不一的光影,将同学们稚嫩的脸庞映照得格外红润有朝气。雨天,湿漉漉的泥土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让人神清气爽。如今马路拓宽,再不复从前树叶纷披的样子。行至巷口往左拐,各式各样的店铺鳞次栉比,果香、肉香、乳香交织,空气都是诱人的。

  行至新生路9号,这里原本是新生路小学的大门,如今是无锡市梁溪区老年大学所在地。当年由于建了这个大门,学校才有了校牌和门卫室。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步入大门,只见院内停满了汽车,记忆中母校的模样几乎消失殆尽,唯独一栋墙体赭红色、二楼护栏白色的教育楼还在,我顿觉心跳加速。我依稀记得这栋楼的建造时间是50多年前,我们几个同学还曾和校工一起拖着板车去远离市区的三棉厂拉过砖。伫立楼前,思绪万千,眼前仿佛出现了同学们年少时的身影,课间,你追我逐地打闹嬉戏,或在水泥制的乒乓桌前厮杀得大汗淋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大家像小鹿般冲进教室,端坐听讲。我走近教育楼,轻轻抚摸墙上的红砖,多少次的粉刷也抹不去当年我们发奋读书的模样。我拾级上楼,抚摸着被磨得光溜溜的水泥扶手,这不正是“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的阶梯么?人字形的教育楼虽然上下只有四间教室,但在当时已属豪华配置了,我想人字形的建筑结构,除了可以增强空间层次感及美观性,可能还寓意足履实地、不务空名、发愤图强、兢兢业业做一个大写的人。

  与老友话别,离开画廊后我舍近取远,再一次来到新生弄的东面,再一次踏进那熟悉而陌生的小巷,眼前浮现出儿时老师们的面容:整天笑嘻嘻、眼睛眯成一条线的周觉老师,胖乎乎、脸色红润、声如洪钟的巢敏芳老师,还有齐眉刘海樱桃嘴、有两个酒窝的华之瑜老师……也不知他们现在何处,同学聚会时常会提起他们。

  我大步流星地穿过新生弄,用时不过一分钟,便回到了喧嚣的中山路。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前车来人往,多条公交线途经此处,把人们带到更远的四面八方。(金志标)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