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13
10:11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英国学者李约瑟与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都曾带着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发问。时代之问,如何作答?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11月8日,长三角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举行,180多所学校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高校专家云集,共探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共探科学教育“长三角方案”
在强国建设中,中小学科学教育当如何发力?研讨会现场,来自教育部门、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业人士,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构建高质量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打造全方位科学教育格局、创设科学教育区域协同平台提供科学有效的“长三角方案”。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科学课成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这是因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普及,还是青少年形成正确世界观的基石,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前提和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更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奠基性工程。”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成锦平明确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分享一批示范校的成功经验,研讨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各地有志于高质量发展科学教育的学校提供实践参考,让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真正起到先行者、引领者、示范者的作用。
《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杨孝如此前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与中小学、省教科院研究科学教育的专家学者有过大量交流,对中小学开展科学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小学在推进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科学探究实践的“术”,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以及态度责任这些属于“道”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分科教学与跨学科研究“分”与“合”的关系,国家课程与具有特色的选修课“普”与“特”的关系。
“教师可以利用公共科普资源充实科学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开拓科学视野,促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鸿就公共科普资源如何更好地运用于科学教育中,分享了她和团队的研究案例与经验等,拓宽了与会人员高质量开展科学教育工作的思路。
探索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无锡路径”
会上,三高中副校长朱鹏飞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学校通过融通知识与素养,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融创科学与工程,高水平开设校本课程;融合课内与课外,高品质开展学生活动;融汇师资与环境,高标准构建支撑体系的科学教育探索与实践。近年来,三高中依托丰厚的科普文化底蕴,瞄准时代需求持续深入开展科学教育实践与探索,学生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等一系列国家级大赛中屡创佳绩。“近两年我校有80多人次在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100多人次获省级二等奖以上奖项。此外,学校还获评‘江苏省计算机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朱鹏飞说。
当天,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治科学院揭牌成立,为学校高质量实施科学教育,培养时代所需人才创设场域与拓展路径。文治科学院成立的同时,学校还与西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南大学进行了“双高”合作签约;聘任西北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郭培荣、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崔鸿、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党委副书记李雷等一批专家担任导师;与无锡市新吴实验教育集团、无锡市新城教育集团等6个区域教育集团共同发起成立文治科学院建设联盟。“三高中将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社会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积极探索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校长毛锡荣说。
三高中科学教育探索与创新不停,是我市持续开创科学教育工作新局面的缩影。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我市坚持“前瞻设计+基层创新+协同行动”的工作思路,近年来以工程教育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形成“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的“无锡范式”,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大科学教育”格局。现场公布了我市20所中小学人工智能重点学校创建立项单位并颁发证书。“一年多来,我们组织全市中小学工程教育专项项目和课题研究;开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面向‘465’现代产业集群的导向型课程和龙头性课程;建设以智能环境驱动智慧工程教学的市、区、校三级实验室;揭牌无锡市中小学科学(工程)教育发展中心等,不断提升科学教育实施效能,朝着‘2035年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新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陈春贤)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