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无锡市硕放中学:工程教育的“硕中实践”

2024

11/08

07:36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随着大数据、云空间、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及逐步向教育领域延伸,无锡市硕放中学的“慧学”课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无锡市硕放中学地处空港经济开发区(硕放街道),这里拥有一批蓄势待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街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学校在现有人工智能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基于跨学科和项目化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工程教育实践与模式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根据《无锡市关于推进中小学工程教育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与江南大学教育学院钱逸舟博士团队深度合作,探索工程教育的创新实践模式。

  造梦“空间”

  学校为工程教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空间,目前已经建成工程教育专用教室3间,可容纳150位学生同时上课。教室配备高端机器人教学套件和工程实践教学资源,在编程社团中聘请能力出众的学生,成为机器人编程小组小老师,引领团队深入研究机器人编程。未来,学校将购置可编程开源硬件及相关传感器,用以提升智能硬件项目实践课程的硬件设施。

  通过与江大“互联网+教育”研究基地的四年合作,实现了教师对工程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例如,了解并实践PBL(基于项目的学习)、DBL(基于设计的学习)等方法进行教学。在钱逸舟博士团队的助力下,学校创立了机器人社团、人工智能编程社团,形成了《数据思维创新实践》《问题驱动的Python编程》等社团活动手册;学校《编程与人工智能入门》课程获评首批“无锡市中小学工程教育优质课程培育项目”,并顺利通过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验收。学校工程教育课程的设计强调素养导向、问题驱动,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与学习能力。

  造梦“助燃剂”

  在前期的工作中,学校积累了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教育领域方面一定的实践经验。在校领导的领衔下,《编程与人工智能》课程被认定为无锡市优秀课程,并顺利通过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验收,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工程教育环境,在“课程+活动”的立体式多维度培养路径下,课程的推进激发出了学生的潜在能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的“博士领航”“远航科技探索旅程”“智航科技嘉年华”三个进阶式活动,学习工程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让“做中学”教育理念在工程教育中扎根生长。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各级科创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5位学生获得科技类市级一等奖,23位学生获得科技类区市级二等奖;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谢卫忠被评为无锡市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另有5位教师荣获科技类区市级优秀辅导员奖。

  造梦“未来”

  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工程教育的“硕中实践”,围绕“工程设计——自主探究”双循环教学理念,形成硕中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提高学生设计实施工程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以实现培养“未来人”的美好教育愿望。

  打造人工智能素养和工程教育课程融合的课堂势在必行。“未来教育,教师先行”,在课程融合理念基础上,结合AI意识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精心设计工程教学模型,真正做到以学生工程活动过程为主体,将工程课程学习与探究的步骤映射到不同的工程活动环节上,最终以学生总结知识和经验作为结尾,以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

  未来已来。无锡市硕放中学将在工程教育领域持续努力,以奋进之笔书写育人新篇。“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学校期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学校坚信,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在工程教育的征程中,硕放中学将勇攀高峰,砥砺前行,为学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