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0/28
07:45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 孟祥丰
走“以农为基、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要在“融”字上下功夫,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文化融合、突出数智融合、注重机制融合,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功能拓展、产业新形态形成、村民收入提高。
秋高气爽,出游正当时。不少市民携家人或好友到无锡乡村游玩,赏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寻自然野趣。近年来,无锡许多乡村依托当地田园风光、民居建筑、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走“以农为基、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要在“融”字上下功夫,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功能拓展、产业新形态形成、村民收入提高,促进各环节融会贯通,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推动产业融合。农业是农文旅融合的起点和重点,以农为“基”,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能够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融合。比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以“桃”为媒,探索出一条从“一颗桃子”单链条经济,向“一棵桃树”全链条经济,再向“一片桃源”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特色民宿、展览馆、咖啡店、艺术馆等新业态吸引了资本、技术、人才等多元要素汇聚,桃源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7.5万元,村庄实现了从“经济薄弱村”到“幸福桃花源”的蝶变。产业融合发展是做强乡村产业的重要途径,桃源村从“卖桃赚钱”转向“以桃兴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值得其他乡村参考借鉴。
促进文化融合。乡土文化是农文旅融合的灵魂,将文化深度融入旅游开发,探索“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乡创”的融合发展模式,可以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是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该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农业有效融合,打出“新耕读文化”牌,将严家桥村历史文化与农耕活动相结合,发展农家乐、采摘游、农耕研学游,设计多条特色研学线路,为村庄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无锡各个板块都散落着不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村,应该挖掘和用好乡村历史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的深厚和水乡田园的秀丽交相辉映,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让乡村真正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突出数智融合。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要用好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通生产、物流、经营、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精准化生产与高效营销,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让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宜兴市徐舍镇美栖村是一个以玫瑰闻名的网红村,该村在花卉种植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实时捕捉千亩花田的状态信息,并运营好美栖花田官方旗舰店和新媒体账号,与一些景区联名合作,不断放大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要素,乡村要让村民学会使用数智“新农具”,并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文旅数智化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还要注重机制融合。以保障村民权益为核心,理顺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及权责关系,采取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等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在乡村、留给村民。要适当引进爱农业、懂文创、善管理、会经营的团队,深度参与产业发展,更好地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鸿山葡萄专业合作社,新吴区鸿山街道七房桥村重点打造千亩葡萄园区。该园区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推广绿色实用技术,提高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年净利润做到稳中有升,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乡村不妨在完善村民参与机制、创新企业与村民合作模式、做到利益分配公平合理等方面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实现农业强、文化兴、旅游旺。
(作者系无锡市委党校副教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