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文学之声 | 范双喜:笃爱文化与茶 大美阳羡吾家

2024

10/18

07:12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本期访谈作家 范双喜

  笔名陶都风,宜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无锡市诗歌协会副会长、宜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作品散见于《诗刊》《诗歌报月刊》《上海文学》《雨花》《文汇报》《解放日报》《文学报》等,著有长篇小说《不谈爱情,别伤心》、诗集《忧伤与温暖》《抵达》等,曾获“太湖文学奖”、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以及全国和地方性各类诗歌大赛奖项。

  当下全国各地的文旅宣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遗余力地挖掘所在地区的文化矿藏。对此,范双喜是有先见之明的,上世纪末他在宜兴市旅游园林管理局工作时,就以文学为绳把宜兴文旅的种种精彩串起来宣传推广,并由此与宜兴茶文学、茶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网络文学初代楼主

  “回望我踏上文学之路的出发点,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范双喜7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含辛茹苦拉扯4个孩子长大;初中毕业后他先当食品厂临时工,接着进制药厂,从工人干起,历任班组长、工会干事、工会主席,之后调任到宜兴市旅游园林管理局负责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平时他大量阅读、勤于写作,花了苦功夫,也得到了回报。

  2000年开始,范双喜在“天涯论坛”“榕树下”“乡情乡音”等文学性论坛和网站上驻足、发布原创作品,结交了文学同道,积累了不少“粉丝”。“我的长篇小说《不谈爱情,别伤心》就是这么来的,我每天发布2000字左右,试图揭示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矛盾性。作品受到了网友追捧,跟帖讨论、催促更新者众,激发了我坚持下去的热情。”此后,这部网上连载的小说经他精心修改,于2006年12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社会反响很好,不光《江南晚报》《常州晚报》进行了连载,还摘得了“太湖文学奖”。

  讲好宜兴茶的故事

  范双喜的文学创作始终与宜兴这方水土紧紧联系。他早期的诗歌代表作《紫砂壶》,发表于江苏省作协主办的文学月刊《雨花》1992年第三期上,被1999年10月出版的《江苏文学50年》收录。尽管自我评价“该诗并不成熟”,但他认为:“最地域性的往往是最世界性的,作家们的文学根源大抵离不开生他养他的故土。”

  现在,范双喜身兼宜兴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宜兴市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又是《阳羡茶》杂志总编、《云游宜兴》杂志执行总编。“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何其重要,文人墨客几乎无人不饮茶、不爱茶。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江苏省最大的产茶地,宜兴有关的历代咏茶佳作不胜枚举。《阳羡茶》杂志有着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来调研基层文学刊物,看后留下‘令人震惊,让人欣喜’的评价。”范双喜介绍,“上个月底宜兴茶促会换届,作为新一届会长,多创作一些宜兴茶历史和茶文化主题的散文和诗歌,我应是当仁不让;作为《阳羡茶》杂志主编,我把它等同自己的作品般珍视,会尽最大的努力高质量办好,让它成为江苏乃至我国茶文化和茶文学的一个‘高地’。”

  未来发展系于青年

  在作品分享环节,范双喜朗读了散文《阳羡溪山的早晨》片段。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江苏省作协计划出版散文集《江苏的早晨》,邀请江苏作家描写省内各个城市的早晨,这篇《阳羡溪山的早晨》是范双喜的应约之作,“想到宋代文豪苏东坡九赴宜兴、流连山水,我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宜兴山水迷人之处写出来呈现给广大读者”。8年前,范双喜主编、出版了散文集《云游宜兴》、诗集《诗游宜兴》,两者皆以文旅为主题,“我自己创作,也搜集整理名家作品,用不同角度、不同手法来宣推宜兴文旅。”

  一路走来,范双喜依然记得10多岁时阅读中外文学名家著作时身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鲁迅、茅盾、巴金,托尔斯泰、雨果、海明威……他们代表的不仅是文学审美,还给了文学创作后继者们温度、深度和广度。”范双喜表示,“作家要走正道,不管在什么时代,要甘于寂寞,守住内心;创作上要写生活、写内心、写地域文化。”

  对文化和文学的未来,他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无锡有丰富的文史遗产和独特的旅游资源,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文化和文学青年的培养与扶植力度,使无锡的文化与文学发展后继有人。此外,多创办一些新型的文化和文学空间,使这座城市更多一些人文氛围‌。

  (记者 何白)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