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观山路 > 探索·思 > 正文

优化生态,发展壮大未来产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

09/30

08:18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力量,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近年来无锡未来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产业生态不断完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5+X”未来产业核心企业营收实现两位数增长,为无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但同时应看到,相较于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无锡未来产业发展还存在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层次不够高、龙头企业缺乏等不足,需要加强制度供给、提升创新水平,更好地支撑未来产业发展。

  ■前瞻规划,进行梯次培育

  未来产业尽管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期,但一旦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并成功产业化,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未来产业具有明显的“先行者优势”和高门槛的后入者障碍,若能超前谋划提前布局,选准赛道精准推进,极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2024年初,《无锡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构建未来产业“5+X”特色发展体系,其中“5”为5大未来产业主赛道,即通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X”为X个未来产业新方向,即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元宇宙、合成生物、高端膜材料。

  对已经确定的“5+X”个未来产业,要根据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层梯次培育,量身打造个性化方案。氢能和储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合成生物、区块链等未来产业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正加快迈向产业化阶段,市场规模将爆发式增长,无锡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加大对领军企业与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在工作机制方面,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要求,紧锣密鼓加快开展工作,努力形成更加稳健成熟的商业模式。

  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高端膜材料等未来产业,核心技术还需不断精进与完善,处于蓄势待发状态,相关部门要绘制好技术创新图谱,引进拥有核心专利的初创团队和中小微企业,集中各方力量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在产业爆发前做大基数,培育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

  ■加强创新,塑造发展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发展未来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只有通过构建全面支持创新的体制和机制,才能确保未来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和系统性的提升。这不仅涉及技术创新,也涉及商业模式、管理方法、各项制度的革新。

  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驱动力,未来产业主要由前沿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一方面,要把无锡“在科技基础研究领域相对较弱”的短板补齐,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好新发布的2024年度40家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科创飞地”建设,实现“借梯登高、借脑研发、柔性引才”。另一方面,要把无锡“在科技工程化和商业化领域相对较强”这一长板拉长,继续深化市校、市院战略合作,推动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检验检测平台等多元化科创平台的落地与建设。鼓励打破各种障碍和壁垒,进行跨领域、跨行业的创新合作,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

  科技创新靠人才,近年来无锡人口素质持续提高,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21.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8.4万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培养壮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加快创业人才引育力度,提供创业资助、平台建设、培训交流、政策保障等全周期的创业公共服务。要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方式,向全球招引全市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构建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四唯”现象,坚持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开展分类评价,让那些对科技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完善生态,激发发展潜力

  未来产业虽处稚嫩阶段,却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其发展由多种要素共同推动,既得益于土地、设备、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坚实支撑,更需要数据、算力、顶尖人才与科技金融等新型要素的强劲驱动。无锡要构建健全且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推动未来产业稳健前行、蓬勃发展。

  注重用改革激活传统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在土地要素方面,针对产业空间相对紧张、优质载体存量资源不足的问题,要采取各种措施为未来产业腾挪发展空间。对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的存量低效用地,要通过收购储备、实施流转、提高容积率、整合重组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对传统工业集中区要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进一步强化管理、注重环保、确保安全,提升空间利用率、舒适度和美观度,优化和焕新产业发展空间。在金融要素方面,通过政府引导带动更多长期资金入市,壮大风险投资市场规模,引导种子投资、天使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做“耐心资本”。

  促进先进生产要素在无锡集聚成势。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先进生产要素有助于推动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提升,是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的关键条件。在绿色能源方面,要加快打造低碳数智服务平台,建设好使用好绿电绿证服务机构,助力企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在算力赋能方面,加快布局多元算力协同发展的算力体系,为企业提供稳定专业且个性化的算力服务,进一步汇聚数据资源,挖掘闲置算力,提升算力效率,降低算力成本。

  产业发展水平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未来产业塑造未来城市。锚定未来产业规模2027年达到2000亿元、2030年达到4000亿元的目标,无锡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好未来产业赛道,加快未来技术迭代更新和应用推广,助力打造新时代工商名城。

  (作者王海梅系无锡市委党校教授)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