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9/20
08:33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早晨7点多,位于宜兴市西施路58号的紫砂小学渐渐热闹起来,校长郑法娣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在紫砂小学,孩子们都喜欢叫郑法娣“校长妈妈”。今年是郑法娣从事教师行业的第35年,也是她创办紫砂小学第25年。“我播种着也收获着,当一个个孩子长大了回到我的面前,一条条录取消息传到我手机里时,我觉得这些年办学虽然辛苦,心里却甜得很。”郑法娣说。
20世纪90年代,丁蜀镇陶瓷产业快速发展,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但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成为一个社会问题。1998年冬,在丁蜀镇查林小学做代课老师的郑法娣偶然看到,在一个阴冷又没有窗户的自行车库里,一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正在给20多个孩子上课。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一下就触动了郑法娣。也正是这匆匆一眼,让郑法娣萌生了办学的想法。
在丈夫赵顺根和朋友的鼓励下,郑法娣辞掉了工作,停掉了自家已经开始搭建的新房,用夫妻俩省吃俭用积攒下来准备盖新房的15万元积蓄,加上借来的5万元,买下一处闲置旧校舍,创办了紫砂小学。从此一家三口搬进了学校,“家就是学校,学校也是家”。
但办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为了节约开支,许多工作只能亲力亲为。郑法娣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伙夫、保安、清洁工……而丈夫赵顺根在完成自己所在中学本职工作之余,还利用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平整操场、整修照明设备、疏通下水管道、修理课桌、种菜买菜……第一个学期,学校只有7名学生,1位老师。为了能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上书,紫砂小学不收借读费,减半收取伙食费、学杂费。紫砂小学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的消息口口相传,2001年开年,就迎来了300多名新入学的孩子。
如今,办学早已步入了正轨,但郑法娣“门卫室办公”这一做法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家长工作时间长,无法按时接送,她四处奔波,不停呼吁,最终享受到政府校车接送;郑法娣还免费开设“晚托班”“暑托班”帮助看护;家长指导功课有困难,她要求孩子在校完成作业,老师批改答疑,父母无须检查签字。
郑法娣与赵顺根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他们的大爱情怀,在儿子赵宸阳心中种下了奋发向上的种子。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每逢放假,赵宸阳便主动去给孩子们代课,他懂得了一声“老师,您好”背后的责任。如今,赵宸阳已在湖南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儿媳钱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担任辅导员。秉承父母优秀的教育理念,他们也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孩子。
郑法娣的大爱与奉献在不断地传递。来自陕西的学生小罗,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留在城里工作,但却选择到偏远的学校任教。如今,紫砂小学已有4000多名农民工子女毕业升入高年级学习。学校举行或参加的各项活动及比赛纪录也不断被刷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学校先后获得了“示范家长学校”“先进民办学校”等各种荣誉。(蒋梦蝶)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