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民生资讯 > 正文

锡港携手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 双向赋能成果不断涌现

2024

07/31

09:10

来源

无锡日报

分享

  从今年全国科技大会可以获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清晰信号——“加强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区域科技创新布局”。当“太湖明珠”相遇“东方明珠”,两地的科教人才资源和产业配套基础形成了优势互补的“闭环”。随着合作赛道逐步拓展、优质项目接连落地、科技金融合作加深,“双湾”交融背景之下,双向赋能的创新格局清晰展现。

  优势互补、同向同行,锡港合作赛道越走越宽

  近日,一批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香港高校的学子相聚太湖湾,来锡参加江苏暑期实习计划。这些大学生中,近两成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和爱好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无锡经开区落实促进港澳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特别为他们挑选出头部企业、产业园区等9家单位的优质实习岗位,首批双湾青年人才实训基地同步揭牌。

  “无锡城市GDP很高,拥有规划科学、设施先进的产业园区,我本身也是学人工智能的,很想来试试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来自香港恒生大学的阚伟辰告诉记者。

  阚同学的心愿,有望在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得到实现。今年4月,锡港沪机器人灵巧智能研究院签约落户无锡经开区,由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团队、香港科技大学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团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共同建设,致力研究提升人形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下全身协调移动、灵巧操作及人机交互能力。

  香港在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科研实力雄厚,主要高校均有人工智能领域较强的研究队伍,与此同时,香港AI科研人员十分注重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例如大疆与商汤等著名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源头都在香港。

  方向一致,重点重合,优势互补,无锡的创新特质与香港的科创基因高度契合,这是“太湖明珠”与“东方之珠”开展科创合作的基础。眼下,香港正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领域加强部署,这与无锡产业发展方向契合度极高,带来广阔的合作前景。

  除了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特色新材料等领域也已看到锡港合作的步伐迈进。设立在无锡高新区的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设置了科研成果转化中心,并与祥生医疗、三联生物等生物医药企业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将通过香港理工大学专家团队及其技术创新成果、研究院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去年年底,香港城市大学无锡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吕坚院士团队签约,引进先进纳米材料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水城,聚焦港城大新材料方面的科技成果与产业化项目引进及相关服务。

  “港生锡产”项目落地,撬动创新资源“富矿”

  香港高校在全球QS世界大学排名中表现优异,且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是创新资源的“富矿区”。去年,我市与包括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在内的7所港澳知名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市校、校地或重大项目合作关系。今年,我市设立在香港的科创飞地——无锡香港科创中心进一步与8所香港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并与52个港府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项目建立了对接。

  “孵化在香港、转化在无锡,研发在香港、生产在无锡。”无锡香港科创中心运营方国联香港锡洲公司相关负责人这样总结锡港双向赋能创新格局的建设路径,“港生锡产”是其中的鲜明特色。

  今年,无锡经开区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同建设的“锡港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启用,以人形机器人这一未来产业生态圈为合作切入口,推动香港科技大学“0到1”的原创性成果在锡转化为“1到N”的产业化成效。“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都是行业非常看好的赛道,我们想跟无锡本地企业、研究机构合作,保持我们的世界领先水平。”港科大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张福民对无锡的产业配套能力十分看好。

  项目是深化科创合作最现实的成果和最有说服力的案例。近期举行的2024无锡—香港产学研成果洽谈会上,来自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家学府以及香港科学园的14个高科技项目发布,现场就有4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更多优质项目接连落地,不断加深锡港两地科创合作前景。江苏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刘重明教授团队合作,研发先进的FEC软硬件系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无锡经开区引进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罗智泉院士项目落地,建设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无锡创新中心。江苏新奇环保有限公司与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三方联手,针对“垃圾渗滤液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及智慧运维平台”项目共同开展研发合作。据悉,本项目已申报2024年度省港澳台科技合作项目。

  开渠引流、集聚要素,为科创注入金融“活水”

  6月中旬,云工场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成为2024年我市首家港股上市公司。谈及为何圈定香港作为上市首选地,公司副总经理龚佳蓓说:“港交所提供了更为灵活和包容的上市环境,公司需要把握机遇进一步发展。而且香港市场国际投资者不少,比较符合企业国际化运营战略。”

  本月上旬,惠山科创集团的被投企业百望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首发上市,成为港股“电子发票第一股”。成立于2015年的百望股份是当前国内头部财税电子票据和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今年上半年刚刚在惠山区落地百望云项目,在锡部署建设四大业务中心。

  近几年来,锡企赴港上市热度不断升温,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选择”中,越来越多锡企愿意“投票”给港交所。截至目前,全市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124家、居全国第八。境外上市公司达39家,其中在港上市26家,港股占比2/3。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便利的营商环境,融资机制开放灵活,资讯科技基建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连接内地和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此前举行的无锡—香港创新创业项目路演与投资对接会上,港交所环球上市服务部助理副总裁胡洁雯细数科创企业赴港上市融资的优势。去年,香港证券交易所还推出了“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便利内地具有规模但尚未达到盈利要求的特专科技企业取得国际融资。

  “湾区资金+产业升级”,也是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的探索方向。“我们将充分利用无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雄厚的产业基础,吸引大湾区开放性金融资本,加强与交银国际、汇丰银行、科勒资本等大湾区知名股权投资基金对接合作,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与专业基金投资‘靶向式’联动机制。”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将积极对接香港,开放蓄水、开渠引流。

  同时,我市将建立与香港高校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对接专门“通道”,引进与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团队落地,探索形成孵化在香港、转化在无锡、基金联动、各级政府支持的良好运作机制。近期,规模2亿元人民币的无锡—香港天使股权投资基金已设立,将投向香港多所大学孵化项目,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锡孵化,形成“技术+产品”“市场+资本”的有效结合。(记者 朱冬娅)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