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传媒
首页 > 吴文化 > 历史探源 > 正文

长广溪流广更长

2024

07/23

10:09

来源

江南晚报

分享

  | 陆婷 文|

  “长广溪头涨绿醅,山村一夜落黄梅。家家结网垂杨底,无数白鱼如雪来。”清代无锡文人秦瀛在一首竹枝词中,描绘了长广溪两岸如诗如画的优美景色。长广溪位于无锡滨湖区南部,溪水源自雪浪山,从五里湖(又名蠡湖)口石塘桥迤逦向南,经许舍、葛埭、南方泉至吴塘门入太湖,全长12.73公里,水面宽15—40米,最宽处约300米,取“溪阔水长”之意。南朝刘宋《南徐州记》云:“无锡南三十五里有长渠,南有五湖,向南又有小五湖”,文中“长渠”即长广溪。元至正《无锡志》载:“小五湖在州南一十八里,一名五里湖,其北梁溪水顺流而南二十里,其东南长广溪迢迢二十余里。”古诗云:“长广溪流广更长,三三两两浣村档”,展现了这里自古以来宜人的山村水郭风光。

  陈勋浚溪

  三国以前,长广溪流域是一片由断续、独立的自然河湖组成的广袤湿地。东汉末年,孙权建立吴国,为与魏、蜀抗衡,他立足江东,大力发展农业,夯实“强兵足食”的经济基础。嘉禾三年(234年),孙权分吴郡无锡以西地区置毗陵典农校尉,相当于郡守,掌管这个江南最大的屯田区。赤乌八年(245年),孙权派典农校尉陈勋,带领3万屯兵,疏浚太湖通向无锡的咽喉长广溪,让开化、扬名一带诸山诸河之水汇合于此,使之南北贯通,并加以拓宽,史载,最宽处可达2里。

  一溪挽两湖,南北成通渠。长广溪的开凿疏浚,使得太湖与芙蓉湖、破岗渎、秦淮河等河湖共同构成一个运河水系,将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杭嘉湖平原连接起来,大大促进了吴国的商品交易和经济文化交流。人们不再为在广阔的太湖中航行而提心吊胆,而是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在长广溪中缓缓而行。到隋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开通京杭大运河前,长广溪一直是江浙一带一条重要的交通运输水道,也促进了沿岸吴塘、南泉、许舍、石塘等古镇的繁荣与兴盛。

  同时,疏拓长广溪也是三国时代重要的水利工程,有利于发挥太湖对蠡湖乃至无锡地区河网水位的调节功能。先秦两汉时期,随着海岸线东移,无锡出水不畅,每逢梅雨季节,常常久雨成灾。蠡湖容量仅为太湖的千分之四,对无锡水位的调节作用比较有限。而长广溪的疏通,是继张渤开通犊山口后,又一次打通了蠡湖通向太湖的泄洪通道。此地河庄浜、吴塘浜、雪浪浜、许舍浜、洪邱浜等河道纵横密布。天雨,各浜之水流入长广溪,汇入太湖;天旱,又可灌溉两岸万亩粮田,故当地百姓又称长广溪为“百脚港”。无锡地区由汉代地广人稀的水乡泽国,逐步发展成为隋唐时人口稠密的鱼米之乡,长广溪功不可没。

  相传,陈勋在疏浚长广溪期间,曾歇马于一处河湾,此处地形便成了马状,头向西伸入长广溪,得名歇马嘴,后因此处挖出红色土层,更名赤马嘴。1969年围溪造田时,在此发现了属于马家浜文化的赤马嘴遗址。经考古挖掘,发现早在6000年前已有无锡先民聚居赤马嘴,是太湖平原最早的原始氏族聚居地之一。这里先后出土了许多旧石器、新石器时期文物,还发现了两汉三国时期的钱币和陶瓷器、两晋青瓷器、南北朝墓砖、宋代陶瓶等文物。

  长广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溪南的 嶂山,相传因春秋时期伍子胥在此屯兵而得名。五代十国时,南唐又在此扎营屯兵。当时,吴越国武肃王钱镠曾领兵半夜裹甲越湖偷袭南唐,在长广溪中段的山中迷路,军士纷纷惊呼“路梗矣”,后人便称此山为“路耿山”。

  石塘彩虹

  长广溪如一条白色帛带,飘逸在锡南青山绿野间,这里,溪西群峰连绵,古木参天,山辉川媚;溪东平畴绿野,景色秀美。横卧长广溪上的石塘桥、丁泽桥、横山桥、凌东桥、莎木桥、永济桥等数十座津梁,宛如一条条卧波彩虹,沟通了两岸交通。

  站在无锡蠡园的长堤上向南眺望,会发现蠡湖尽头,有一座飞虹般的廊桥横跨长广溪口。“山留东壁石,桥锁平湖烟”,这就是石塘桥。石塘桥原名广济桥,系南宋嘉定年间(1208年-1224年)僧人月堂化缘所造,最早是用山石垒堤百米而成。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张士诚手下莫天佑为阻挡明军进攻,拆毁石塘桥堤,造成湖水泛滥成灾。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乡绅浦行素捐款重建,桥两旁留有涵洞,以分水流,并筑长堤30余丈,将宋代留下的保庆、广济、惠安三桥相连,为当地百姓所称道。

  石塘桥下水流湍急,因旋涡作用,形成几个旋水潭,使水流与风向相反,形成“顺风逆水”的奇观。明代文人邵宝留下了《石塘观水谣》的名篇:“东南风,湖水生,西北风,湖水落,昨日今日皆无风,不见水往来,但见郊原成一壑。海深如不容,洪流横复纵,都水使者难,施工三江不为功,震泽不为泽岳阳。何处搂长啸?洞庭窄,君不见,山东不雨夏接春,赤地千里还愁人。”

  1937年抗战期间,国民党第88师由上海败退宜兴,途经石塘桥时,为阻挡日寇追兵,效仿莫天佑炸毁了桥梁,后乡绅浦全林出资建木桥以利通行。1949年夏天,无锡暴雨,长广溪发大水冲坍两侧桥墩。1972年,人民政府重修了钢筋水泥桥,使得这座命运多舛的桥梁成为可通汽车的坚固大桥。

  “乌鹊驾长溪,横锁一湖春水;彩虹断獬麓,斜联半壁秋山”,如今,石塘桥如清代文人邵濂所撰桥联那样,以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廊桥形象,继续飞架蠡湖与长广溪的交界处,桥长近千米,三重檐五跨连拱式造型,两端各建一座重檐四柱桥亭,与附近长广溪大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结为南北呼应的“姐妹桥”,与周边景观相谐相融。

  长广溪上还有一座丁泽桥(俗名丁石桥)也颇有历史渊源。这座桥位于烧香浜旁,在清代乾隆《四库全书》中就已有记载,是长广溪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传说陈勋浚溪时,把整个工程按甲、乙、丙、丁分段施工,溪水通航后,丁工段处建了一桥,按工段之名称“丁泽桥”。也有说法,这里的河道呈“丁”字形,长广溪为丁字一横,烧香浜为一竖一钩,故而得名。

  抗战时期,日寇为限制太湖游击队活动,沿长广溪一带筑了长长的竹篱笆,把丁泽桥封了起来,并设立岗哨巡查。桥西的人若要到桥东,只得绕道三四里走横山桥,十分不便。为此,太湖游击队在横山寺里秘密开会,讨论摧毁日寇封锁。大家认为如用火烧易被日寇发现,决定集群众力量拆毁篱笆。他们先派两名机灵的游击队员假装要钻竹篱笆,吸引桥上的哨兵,紧接着,来自许舍、横山的几十名群众和游击队员纷纷涌来,迅速拆掉了篱笆。胆大的群众还把拆下来的篱笆扛回家当柴烧,或搭丝瓜棚,展现了长广溪沿岸居民不惧敌寇、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开化文脉

  长广溪疏浚历史悠久,文脉十分深厚,周边过去主要属于开化乡,吴塘渔艇、石塘春涨、竹山洪涛、 嶂积雪、横山巨枫等“开化八景”大多分布在沿河及溪边山上,风光旖旎、名胜众多,优美景色令人目不暇接。

  石塘桥西的“山门口”,有南宋嘉定初年所建的石塘庵。该庵原来祭祀南宋礼部尚书尤焴,元至正年间守真和尚募化重建,经明清重修,楹宇重叠、基址竣竦、望之蔚然,许多名人游览后纷纷题诗称颂。其中无锡文人钱月龄的一首《石塘庵夜宿》颇有意趣:“石塘春水浸渔矶,烟暮寻僧未掩扉。野话清灯照无睡,影堂沉寂篆烟微。”如今石塘庵屋宇已毁,庵中据说当年曾帮助建文帝躲避燕王追兵的“盘龙槐”也已不存,但还有一棵两百年前的古银杏,依然郁郁葱葱。

  石塘庵旁的徐偃王庙,是纪念西周穆天子诸侯徐偃王的庙宇。相传周穆王时,无锡遭受前所未有的大旱,赤地百里,饿殍遍地,徐国徐偃王受周公委托前来赈灾,将大批粮食通过长广溪运输到石塘码头上向灾民发放,救活了众多百姓。无锡人感激不尽,为纪念这位“功德于民”的国君,便造庙祭祀,庙内还有古戏台临河而筑,每年农历八月初二徐偃王诞辰,乡里都要在此演戏两天以示纪念,这一天也成为了长广溪一带重要的庙会日。现庙重建于1995年,存有一块髙2米、宽1米的碑刻及石香炉等文物。

  优美的风光和宜人的环境,也令历代许多文人雅士钟情于长广溪。北宋书画家尤叔保、观文殿学士蒋锴、户部尚书许德之及礼部侍郎施坰、朝议大夫施垓兄弟均隐居于溪边许舍。南宋词人蒋捷隐居溪边竹山,给后人留下《竹山词》一卷。南宋集贤殿修撰、刑部侍郎蒋重珍,早年师从尤袤,在溪边和雪浪山苦读十年,终于成为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明代文学家萧涵则建横山草堂于溪畔,在此作文著书。这些文人墨客不仅为长广溪添写了许多华章丽句,也给这片灵秀之地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版图片均由董曙拍摄)

Copyright(C) 1998-2024 wxrb.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00306号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